“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教生也可以擁有精彩人生。”近日,在阜陽技師學院的課堂上,00后教師程裕林分享著自身經歷,給學生們加油打氣。
程裕林2000年出生于阜陽農村,從小是個“淘氣包”。2015年,從小就對汽車著迷的他進入阜陽技師學院汽車鈑金與涂裝專業學習。
“我從小就喜歡動手擺弄各類零件,進入學校后,一股腦地鉆進了汽車的世界。興趣加上努力,很快就成為班里的技術小能手。”由于技能突出,程裕林代表學校參加過許多比賽,斬獲了不少獎項。
2020年,在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程裕林憑借出色發揮,斬獲汽車噴漆項目的銀牌,并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的榮譽。
2022年,程裕林回到母校任教,并根據《安徽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審標準條件》相關政策,破格晉升副高級職稱(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以前對未來很迷茫,進入阜陽技師學院后,終于找到了未來的奮斗方向。”程裕林感言,技能真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阜陽,像程裕林一樣通過職業教育掌握一技之長的年輕人不勝枚舉。
作為“千萬人口大市”,阜陽一直將職業教育視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引擎。
建立市級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成立阜陽職業教育集團、出臺《阜陽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近年來,職業教育一直是阜陽市著力發展的要事。
高位推動下,阜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可謂如火如荼。目前,阜陽全市現有職業院校37所,在校生15.25萬人,每年向社會輸送技能人才5萬余人。
在阜陽的各大職業院校走訪,“產教融合”一詞被多次提及,這正是阜陽市職業教育質量提升按下“快進鍵”的重要經驗。
“各大職業院校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需求,對標阜陽市‘6849’產業布局,實施專業設置動態調整。”阜陽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阜陽市職業教育基本形成了新能源、醫藥健康等5大優勢學科專業群和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15個高精特新專業。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引導下,阜陽各大職業院校紛紛探索“產教融合”特色做法,取得多項成果。
“我們和多家企業開展人才訂單化培養,共建產業學院和實訓基地。”阜陽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教師劉楊介紹,產教融合的切實推進,讓學生們就業變得非常順利。近三年,學校畢業生年均就業率為95.4%。每年向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相關崗位輸送畢業生3100余人。
“我就讀的是校企合作的訂單班,畢業就能就業。”阜陽職業技術學院信息與智能制造學院2023級學生桂宇程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據了解,目前阜陽全市職業院校與航天科工、中電科、京東集團、江淮汽車、昊源化工等超150家名企建立合作關系,共建特色班、訂單班52個。校企合作專業學生總數達5.2萬人。
“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阜陽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技并修,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