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洪敬譜
一片片新綠,散發出沁人心脾的縷縷茶香;一壟壟茶樹,匯聚成一道道綠浪......前不久,科技日報記者跟隨“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安徽往前趕”采訪團來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古碑鎮,在該鎮的留坪茶園看到了這樣的景象。
今年69歲的張必恩是留坪村原村支部書記,在談及茶園變化時,他很有感觸:“眼前的茶園本是荒山禿嶺,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金寨縣委組織部駐點干部的幫扶下,我們采取民工建勤、以工代賑等方式,改造建成留坪茶葉梯田1500余畝。”張必恩說,經過30多年發展,茶園面積不斷增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日益增強。
位于古碑鎮的金寨縣別山茗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長期深耕當地茶區,回收茶農鮮葉,幫助茶農提高收入。“合作社在安徽農業大學大別山綜合試驗站專家的指導下,引進了先進的茶葉生產設備,實現了茶葉清潔化、自動化生產加工。”合作社負責人陳昭文說,“合作社幫助茶農集中采購肥料、粘蟲板、采茶機等,引導茶農每年多采摘2—3批機采茶,使采摘期延長了3個月,每畝每年可增收幾千元。”
此外,合作社還組建了白茶研制項目組,開展白茶加工技術參數優化、數字智能化加工生產線研發等科技攻關,成功研制出金寨白茶。
“現在采茶的收入很可觀,一戶家庭若勞力充足,一年可增收兩三萬元。”張必恩說。
茶園發展起來了,當地政府開始嘗試探索文旅融合項目。2021年以來,古碑鎮政府累計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實施留坪茶旅融合建設項目,共修建生產性道路2200米,建設茶園田間學校243平方米,為茶園補植茶苗110畝。當地還同步建設“五嶺一山”生態公園、“愛情灣”茶園攝影基地、茶園天空之境等觀光點,吸引許多游客前來體驗采茶、欣賞景色、拍照打卡。
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民的創業熱情也被進一步激發。2024年,張必恩自創采茶服裝租賃項目,為游客提供傳統服飾拍照體驗服務。此外,茶園附近還開起了農家樂,讓游客可以品嘗當地美食。
留坪茶園是金寨縣茶農發家致富的一個縮影。金寨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喬介紹,金寨是全國100個重點產茶縣之一,是六安瓜片的核心原產地,現有茶園22.87萬畝。“2024年,全縣產干茶1.77萬噸,一產產值18.25億元,綜合產值62.5億元。”張喬說。
在金寨縣,一片片“綠葉子”美了生態,富了村民,正在成為賦能鄉村振興的“金葉子”。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