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我們團隊創新了以低溫乳化為核心技術是低溫乳化,這一技術不僅能大幅縮短醬鹵時間,還能更好增進風味。”5月17日,安徽農業大學第十屆農耕文化節暨第一屆“茶”言“蜜”語科技文化節開幕。當記者走近食品與營養學院肉博士攤位時,學生高文浩正在給剛出鍋的菜品淋上熱騰騰的鹵汁,吸引了不少學生圍觀。
這是活動主會場展位之一。據安徽農業大學團委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以“科技賦能農耕”為主線,通過“主會場+分會場”的多維聯動模式舉行,共分為6個展區。從龍骨水車到智能化的“玉豆兼用氣吸式免耕高速精量播種機”,從傳統的茶藝表演到“新型工業用茶生物制造”成果展示,六大展區涵蓋科創成果展示、農耕文化展示、農業科技前沿技術展示(智能裝備)、蜜蜂和茶文化科普、非遺文化與美食等內容,集科普、體驗、展銷于一體。各展區“大顯身手”,彰顯著農業科技的創新活力。
“我連續四年參加了農耕文化節。作為非遺傳承人,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將這項技藝帶給更多的學生們”,鄭書山是安徽省非遺“吳山鐵字”傳承人,在活動現場,他教授學生們通過反復捶打“敲”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目前,安徽農業大學已連續十年舉辦農耕文化節,努力構筑“文化傳承+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的育人體系。學校學生工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持續打造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培養高地,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堅實的人才科技支撐。
本網見習記者 陳璐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