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播出的《睛彩安徽》欄目深度聚焦本土龍頭企業天康集團,從精密儀表的毫厘之界到廣袤田野的生機盎然,作為企業榮膺"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稱號,并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三大國家級創新引擎的產業巨頭,天康集團正將工業血脈中的創新基因注入鄉村振興戰略。以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科技農業主陣地,以永豐杉林驛站為鄉村活力新窗口,書寫工業反哺農業的標桿篇章。
根基:儀表電纜板塊的硬核支撐
天康儀表電纜作為集團發展基石,以國家級創新為引擎,深耕工業自動化領域:
儀表領軍地位:溫度、壓力、物位、流量、DCS五大系列產品*質量與規模國內領先,溫度儀表產能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為能源、石化等領域提供高精度感知保障;
特種電纜突破:自主研發的IE級K3類核電電纜成功應用于核電站,行業領先,在軌道交通、新能源等嚴苛場景確保電力信號零中斷傳輸,護航國家重大基建安全運行。
技術跨界賦能:將工業級傳感與數據傳輸技術遷移至智慧農業,成為集團科技賦農的核心硬件基石。
50余年技術積淀,產品服務全國3000+重點項目,以國產化替代推動產業升級,更以硬核技術為集團多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智慧農業:硬核科技驅動綠色變革
立體循環育苗革命:由全國勞模趙寬創研中心領銜研發的多層立體循環育苗系統,如精密工業流水線高效運轉,智能噴淋系統等,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5倍以上、出苗率達98%,成為"天康β-葡聚糖功能性大米"的品質基石。
功能性農業突破:集團創新研發的β-葡聚糖功能性大米,其富含的活性成分可有效調節人體免疫力,開創了健康主食新紀元。
精準種植與生態典范:工業傳感技術實現大棚環境智能調控,水肥節耗超30%;同步示范無土水培工廠與零污染魚菜共生系統(魚肥養菜、菜凈水回池),踐行循環農業。
天康模式:產鄉融合的標桿實踐
1.科技強農:將工業精密控制、材料及創新成果轉化為立體育苗、功能性農產品等農業利器,推動生產提質與綠色發展。
2.產鄉共振:產業園智慧大棚樹立現代農業標桿(產業興);杉林驛站以文旅融合展示科技、激活鄉村經濟(生態、文化興),形成"技術賦能-產業升級-鄉村煥新"閉環。
3.健康引領:通過β-葡聚糖大米等功能性農產品,推動農業向營養健康方向轉型升級。
從車間的精密刻度到苗床的生機流轉,從智能大棚的科技綠意到驛站的山水歡歌,天康集團以國家級創新平臺為基,以醫療醫藥板塊完善大健康產業協同,用工業智慧耕耘農業未來,詮釋龍頭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實干擔當。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