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桐城市青草鎮持續遭遇高溫炙烤,水域安全風險陡增。鎮黨委政府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構建“黨政主導+科技支撐+全民參與”的立體化防溺水體系,累計勸阻下水人員400人次,走訪重點家庭1000余戶,實現全鎮1018個重點水域防護設施全覆蓋,筑牢青少年兒童暑期安全屏障。
黨政齊抓,責任鏈條“壓緊壓實”。鎮黨委書記王建海3次主持召開防溺水專題會議,班子成員帶隊督查危險水域,創新推行“三級包保”責任制——班子成員包村、鎮村干部包水域、教師包保特殊學生。135名干部下沉一線,每日巡查水域設施,走訪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建立“一域一檔”“一生一策”動態臺賬。
科技賦能,水域防線“銅墻鐵壁”。一是“三個一”設施全覆蓋:對1018個重點水域及43戶養殖水域開展拉網式排查,確保救生圈、救生繩、竹竿等簡易救生設施和警示牌100%到位,更新破損救生設施203處。二是智能防護升級:在涉水道路增設防護欄(網)61處,青草塥水源保護區實施24小時電子監控+專人值守,枧山水庫組建巡邏專班,運用無人機巡查偏遠水域,實現“人防+技防”無縫銜接。
全民共治,構建“密不透風”的安全網絡。一是部門聯動巡防:鎮平安應急辦、派出所、綜合執法大隊等部門組成聯合巡防專班,每日傍晚時分開展水域巡查,累計勸離野泳群眾400人次。二是家校社會協同護苗:青草教育集團校13所學校落實防溺水“六個一”行動,發放《告家長書》3400份,教師家訪600人次,對95名特殊學生實行“一對一”包保。鎮團委組織80余名青年志愿者巡查水域,依托2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設暑期托管班,豐富兒童假期生活。
宣傳攻堅,安全意識“入腦入心”。一是“聲”入人心:2臺宣傳車每日巡回播放防溺水提示,19個村“村村響”喇叭早晚高頻播報,巡查人員手持喇叭動態宣傳,形成“空中+地面”立體聲場。二是“屏”顯安全:全鎮懸掛橫幅150余條,電子屏滾動播放警示標語,微信群推送安全知識200余次,覆蓋群眾超1萬人次。
“防溺水是民生工程,更是良心工程。”王建海在督查時強調。目前,青草鎮已形成“15分鐘應急救援圈”,所有水域救援設備定位上圖,干部群眾手機里均存有緊急聯絡表。下一步,該鎮將持續開展“護苗行動”,用實干擔當為青少年撐起安全“保護傘”。(黃健生)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