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7月23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語暖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淮南市鳳臺縣明珠社區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推普實踐活動,通過創新推普、非遺傳承、義診服務、社區慰問等多種形式,從文化、衛生等多方面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推普,形式多樣顯成效
本次三下鄉推普活動,該實踐團保留“普通話+”課堂模式,創造性打造“上好一堂課”系列活動。團隊成員通過開展推普課程,側重糾正方音,通過方言對比、發音技巧講解等方式,幫助學生們規范普通話發音;舉辦朗誦比賽提升學生們的朗誦水平;拓展教學安醫大新六藝“黃梅戲”、邀請淮南市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持人領學研讀《春》,鼓勵每位孩子勇敢展現自我,講好普通話、用好普通話。活動現場,還貼心為每位學生準備了“獨家定制”的獎狀,見證他們的成長。
藝術體驗,多彩課堂助成長
彩繪帆布袋課程、書法課、葫蘆絲欣賞課及非遺漆扇制作課......實踐團成員為學生們帶來豐富多樣的藝術文化課程,拉近青年一代與非遺文化的距離,讓孩子們體會到傳統工藝的匠心傳承,讓非遺傳承的種子在他們心中悄然扎根。
義診宣講,守護健康暖民心
實踐團邀請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專家團隊,赴鳳臺縣人民醫院城關鎮分院開展健康義診活動。醫生們為就診群眾進行細致問診、查看病例、初步檢查、專業診斷和個性化建議。實踐團成員則在現場配合完成導醫導診、發放宣傳冊和測量血壓血糖等工作。此次義診累計服務群眾300余人次,發放健康宣傳資料400余份,防暑物資200余件。
實踐團成員還特意準備了牙齒模具,通過生動演示向學生們細致地講解巴氏刷牙法,普及正確刷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成員為學生們分發洗手液,結合七步洗手法的分解動作,示范“內、外、夾、弓、大、立、腕”的規范步驟,鼓勵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踐行這些健康習慣,形成持久的良好衛生習慣。
紅色探尋,回溯歷史望未來
實踐團成員邀請思政老師介紹紅領巾的由來故事和規范系法,帶領同學們齊唱少先隊隊歌、敬隊禮。在《少年中國說》等歌曲演唱環節,孩子們表情自豪,手搖小國旗,在歌曲的激昂中增強民族自豪感。
研討交流,團隊座談促發展
實踐團與當地政府、社區等開展多次研討會,根據當地特色積極調整內容。團鳳臺縣委及當地社區就進一步深化合作、完善實踐方案等內容與實踐團進行了深入交流。期間,團隊成員主動聯系社區,走訪了社區困難戶,了解家庭情況,給予物資慰問。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大學生們為托管兒童帶來的別樣暑假,希望青年學子們將實踐所得轉化為成長動力,未來繼續關注鄉村、服務基層。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語暖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教育四年赴鳳臺縣開展推普實踐,不斷創新服務形式,將知識與關愛帶到鄉村,在實踐中彰顯青春價值。
艾煜 劉俊雅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