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華燈初上,宿松縣政務報告廳內燈火輝煌,驅散了窗外的沉沉夜色。推開大門,一股裹挾著求知渴望與熱烈討論氛圍的氣息撲面而來——政青夜學課堂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夜色中的青春賦能站
臺上,講師旁征博引,所舉案例鮮活逼真;臺下,坐滿了從鄉鎮田野、機關科室匆匆趕來的青年干部。他們放下一天的瑣碎事務,此刻目光灼灼,全神貫注,手中的筆在筆記本上飛快舞動,沙沙的書寫聲交織成一片。
他們時而凝神沉思,時而低聲探討,時而因講師的精妙點撥而會心莞爾,或是發出恍然大悟的輕嘆。這專注的燈火和涌動的思潮,正是夜幕下宿松最具活力的風景線——一個為青春蓄積能量、助力干部成長的“賦能站”。
思想燈塔照亮青春航程
“白天忙業務沒空學,晚上想學習缺平臺”“寫材料沒思路,匯報工作沒重點”......這些源自宿松青年干部的真切心聲,曾如無形的繩索,羈絆著渴望進取的步伐。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宿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與團宿松縣委敏銳捕捉到這一群體的成長痛點與熱切期盼。他們經過反復調研、精心謀劃,一個以“夜間充電+實戰練兵”為顯著特色的政青夜學課堂應運而生。該課堂精準鎖定青年干部“本領恐慌”的問題根源,致力于在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外,開辟一片滋養能力的豐沃土壤。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怎樣使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紙面要求切實內化為青年干部的自覺遵循呢?政青夜學課堂給出的答案是:沉浸式學習與警示性反思相結合。
精研理論,筑牢根基。在政青夜學課堂上,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進行逐字逐句的領學與深入解讀。青年干部們圍坐一堂,并非是被動的聽眾,而是積極的思考者。他們結合“精簡會議活動”“規范公務接待”“改進調查研究”等具體要求,把宏大的政策條文細化為切實可感的崗位操作指南。縣政府辦公室的青年干部朱明表示:“這樣逐條研讀、結合工作討論,才能真正理解每一條規定背后深刻的治理邏輯和現實針對性,就如同拿到了清晰明確的‘崗位操作指南’與‘避坑手冊’,心里更有底氣了。”
思想防線的筑牢離不開反面鏡鑒帶來的深刻觸動。政青夜學課堂精心挑選本地區、本系統內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真實案例,并進行深入剖析。這種以“身邊事”警醒“身邊人”的方式,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宿松縣政府辦公室行政科的青年干部小張在課后筆記中寫道:“紀律的紅線,就藏在一餐一飯、一車一房的細節里,容不得半點模糊與僥幸。”
這種“對照反思式”學習,有效推動了紀律規矩意識從“入耳”到“入心”,為青年干部“扣緊了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
實戰沙場錘煉過硬本領
破解“本領恐慌”這一難題,必須精準聚焦青年履職過程中的短板,提供具有精確靶向性的“技能彈藥”。為此,政青夜學課堂采用“按需施教”的方式。課堂內容并非“一鍋亂燉”,而是建立在對縣域發展重點和青年崗位需求的深入調研基礎之上。公文寫作是行政運轉的基石,攝影與短視頻剪輯是新媒體時代的必備技能,公共資源交易、項目投資則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這些青年干部普遍反映的“能力短板”,正是課程設置的核心目標。一份涵蓋公文寫作實訓、公務攝影技巧、短視頻制作、公共資源交易實務、項目投資與管理、金融基礎知識與應用、高質量調研報告撰寫等十余個模塊的課程體系迅速搭建起來。
在備受歡迎的公文寫作課上,縣政府辦公室秘書室主任帶來了一場“干貨盛宴”。他摒棄空洞的理論,直接進行“案例剖析”,展示一份份存在典型問題的通知、報告原稿。當一份邏輯混亂、重點模糊的匯報材料被投影出來時,他引導學員現場“診斷”:“這份材料最大的‘癥結’在哪里?如何讓它變得觀點突出、層次清晰?”隨后,他結合自身多年文字工作的經驗,系統地拆解格式規范與寫作思路。
來自趾鳳鄉的“95后”青年干部課后感慨道:“授課老師指出的‘問題根源’幾乎就是我平時寫材料時的痛點!那些實用的‘方法’和‘避坑要點’,讓我在工作實際中就能派上用場。”類似的實戰場景在每一門課程中都有呈現。金融課上,講師用本地企業融資的真實案例講解信貸流程與風險控制;項目投資課上,講師帶領學員模擬項目可行性論證......這些課程如同一塊塊精準的拼圖,正逐步填補著青年干部知識結構的空白,顯著提升了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履職能力。
知行合一激揚青春動能
政青夜學課堂的魅力絕非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遞,它深刻領悟“學用結合、動靜相宜”的理念,全力打造一個能夠釋放活力、激發思想碰撞的“能量磁場”。
政青夜學課堂的范圍早已突破了四面墻的束縛,學員們走進宿松經開區智慧云倉電商示范園,在忙碌的倉儲分揀線旁,聆聽創業者講述如何借助電商將本地農產品推向全國,親身感受新業態的蓬勃活力;他們深入當地龍頭紡織企業的智能化車間,在機器的轟鳴聲中,領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與具體路徑......這些“行走的課堂”,讓青年干部走出了文件報表的狹小天地,“雙腳沾滿泥土,雙眼洞察實情”,為日后制定政策、服務企業積累了珍貴的一線認知。
當夜幕下的學習暫時告一段落,“政青夜跑”的號角在美麗的龍湖公園湖畔吹響。青年干部們卸下白天的嚴肅與緊張,換上輕便的運動服裝,在奔跑中揮灑汗水,在湖畔的清風里暢談工作感悟與生活趣事。團縣委的青年干部小唐說:“夜跑時與同路人聊了一路,非常解壓。” 這種在運動中釋放壓力、在交流中自然迸發的思想火花,正是政青夜學課堂所追求的深層次活力——“讓身體動起來,讓思維活躍起來,讓青年之間的聯系緊密起來”。
據悉,從最初的探索嘗試到如今的蓬勃發展,政青夜學課堂的燈光已經照亮了12個專題學習的夜晚,累計為1000余人次的宿松青年干部注入了學習成長的動力。它已不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學習平臺,更成為了宿松青年干部心中一個光彩奪目的品牌,一個助力提升本領、轉變作風、推動發展的青春“加油站”。
宿松縣委辦新入職的張元樞對“一線研學”環節贊不絕口:“在智慧云倉和紡織車間的兩次實地學習給我的沖擊尤為強烈。以往在辦公室里看文件、報表,對‘新業態’‘產業升級’這些概念的理解十分抽象。親眼看到自動化設備如何改變傳統車間,那種震撼與啟發是書本上學不到的。這些經歷讓我撰寫材料時,思路更加靈活,也更貼合實際,感覺自己的工作切實與宿松發展的脈搏緊密相連。”
在宿松縣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每一個燈火通明的學習之夜都是青春對未來的深情付出。當思想的根基在學思踐悟中不斷筑牢,當實戰的能力在千錘百煉中逐漸提升,當青春的能量在知行合一中盡情釋放,宿松縣的青年干部們正悄然實現著蛻變。
政青夜學課堂
活動合影
聚精會神聽課
赴企業研學
(胡冰倩、記者徐徐)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