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四月的春風輕拂書頁,第30個世界讀書日如約而至。在這個全球讀者共同慶祝的特別時刻,合肥市六安路小學中鐵國際城校區的老師帶領全校學子執筆為舟,以墨為槳,在浩瀚書海中擷取智慧浪花,讓瑯瑯書聲成為校園最美樂章。
一年級閱讀月度人物【朱旭蕊:書香樂園的筑夢畫師】
在一 9 班的 “成長樂園” 里,班主任朱旭蕊以匠心為筆、熱愛為墨,在童真畫卷上勾勒出斑斕的閱讀星河。她聯合家長打造 “班級書香角”,讓《猜猜我有多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等繪本如繁星般點亮教室;依托 “班級小管家” 定制分層閱讀計劃,為基礎薄弱的孩子鋪就課內精讀之路,為識字豐富的孩子開啟課外探索之門,讓每個孩子都能按自己的節奏漫步書海。
四月閱讀月,她化身 “書香魔法師”,讓閱讀如春日繁花,綻放在每個孩子的眼眸,讓每個孩子都在書香中收獲成長,綻放光彩。
【吳碧瑩:趣味閱讀的童聲引路人】
繪本劇場趣無窮,晨誦《聲律》韻味濃。
午間靜讀生慧心,滿室書香映童容。
她用朗朗童聲編織閱讀的魔法:晨間帶領孩子們誦讀《晨誦暮讀》,用節奏明快的拍手歌記憶古詩;課上開展 “繪本故事” 分享會,讓故事的智慧浸染每一位孩子。在她的魔法下,閱讀成為一年級小朋友最期待的 “游戲時間”。
二年級閱讀月度人物【李萍:二十年書香沉淀的燈塔守護者】
作為教齡二十年的 “書香燈塔”,李萍老師用閱讀點亮自己,更照亮學生。每日清晨,她的辦公桌上總會新添一本好書 ——《教育的目的》《給教師的建議》等經典常讀常新;課堂上,她信手拈來的《山海經》故事、《成語典故》總能讓孩子們聽得入神。當孩子們看到老師讀書時專注的模樣,便是對“熱愛”一詞最生動的詮釋。
她構建 “三維閱讀體系”:晨間 “童謠浸潤”(《搖搖船》《外婆橋》)、午間 “靜讀時光”(每人一本自選書)、月末 “創意分享”(思維導圖、角色配音、手工書制作)。
作為年級閱讀工程的中流砥柱,她既是創意迸發的策劃者,又是細致入微的執行者。在“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中,從童話劇《七色花》的策劃,到跨學科閱讀展區的布展方案,處處可見她的智慧結晶。更可貴的是,她總能把家長志愿者、青年教師凝聚成高效團隊,讓每次活動都成為集體智慧的結晶。
【喻昌芳:閱讀田園的領航船長】
她以書為帆,領航閱讀航程;以愛為錨,守護精神田園。她手不釋卷,從經典名著到現代佳作,以深厚的閱讀積淀化作課堂上的凝練之語,用自身習慣為學生樹立“讀好書、好讀書”的標桿,讓書香成為浸潤心靈的養分。
她是班級閱讀的“領航員”:策劃“每日共讀15分鐘”“圖書漂流角”,舉辦“故事接龍”“角色扮演讀書會”,讓文字化作生動場景。在她的帶動下,教室變身閱讀樂園,學生從“被動讀”轉為“主動品”,班級閱讀氛圍持續升溫。
年級閱讀展示活動中,她主動擔綱策劃主力——從劇本改編、舞臺調度到學生指導,事無巨細全程投入。她編排的“名著情景短劇”——《三打白骨精》深受師生喜愛,為年級閱讀活動注入創意與活力。
在她的悉心培育下,班級學生多人次在區、市級演講比賽和征文比賽中榮獲佳績。書香浸潤處,是學生筆下流淌的斐然文采,更是眼底閃耀的求知光芒。
三年級閱讀月度人物【錢開慧:溫暖班級的閱讀浸潤者】
錢開慧老師是一位深受學生愛戴、家長信賴的優秀班主任和語文老師。任教以來,她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飽滿的熱情投身教育工作,用耐心與愛心呵護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她善于營造溫暖向上的班級氛圍,注重因材施教,總能以親切的微笑和循循善誘的方式化解學生的困惑。無論是課業輔導還是心理疏導,她都細致入微,被學生視為亦師亦友的知心人。其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出色的溝通能力,使家長們都放心將孩子托付給她。在同事眼中,她是任勞任怨的教育踐行者;在學生心里,她是用智慧與溫情點亮成長之路的引路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教師的風采。
【黃夢婷:教育智慧的閱讀延伸者】
“閱讀教會我們理解人性,育人則讓我們守護成長。”在處理班級事件時,她用《大衛,不可以》的故事引導涉事女孩理解 “誠實” 的意義:“大衛打破花瓶后承認錯誤,媽媽依然愛他,因為誠實是最珍貴的禮物。” 這種將閱讀內容與德育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在故事中反思,在理解中成長。她堅信:“每一本童書里,都藏著育人的密碼。”
四年級閱讀月度人物【吳文婷:心靈花園的閱讀播撒者】
吳文婷,用關懷灑滿教室,把溫暖傳遞到每個孩子的心弦。成為孩子的指路明燈,用真誠和耐心引領他們探索未來的道路。
她常說:“閱讀是通往世界的云梯,我要幫孩子們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級。”讓孩子們在探索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孩子養成了 “遇見問題先找書” 的習慣。
【葛小娟:青年教師的閱讀修行者】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有長流水 —— 這‘水’,就藏在日復一日的閱讀里。”她的成長手冊里,貼滿了閱讀批注:讀《教育的目的》時寫下 “教育的本質是激發興趣”,讀《兒童心理學》時標注 “四年級學生的閱讀專注力約 25 分鐘”。這些理論轉化為課堂實踐,她始終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謹記心間,并把它作為行動指南、行為標尺來衡量自己的教學得失。
“一寸月光萬里路,莫卷人生卷詩書”。教育本身是件浪漫的事,遇見不同的人,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用知識的光照亮學生們前行的路。她也常對學生說:“愿我們都能成為‘送月亮的人’—— 把書中的月光,送給更多人。”
五年級閱讀月度人物【黃嬌嬌:等待教育的閱讀踐行者】
黃嬌嬌老師在和孩子們相處過程中,始終秉持"三個心"的原則:用童心理解世界,用耐心守護成長,用愛心點亮心靈。
對待成長中的小錯誤,她選擇"等待教育"。記得班級中孩子連續三天忘記帶作業,她沒有批評,而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了"記憶小錦囊"。第四天孩子驕傲地舉著作業本時,她明白了耐心守護成長的意義。這種耐心的守候,往往比嚴厲的說教更有力量。
她相信:“閱讀是慢功夫,育人更是慢藝術 —— 就像繪本里的種子,需要時間破土而出。”
【余老師:成長森林的閱讀園丁】
余老師擔任五(1)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上,她重視將閱讀習慣的培養與教學相融合。自學生低年級起,便精心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以繪本啟蒙、故事分享為引,逐步開展中高年級全班共讀活動。每周設置專屬閱讀時光,打造濃厚書香氛圍,讓閱讀成為班級風尚。
在班級管理上,余老師特別重視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通過“小樹成長積分卡”記錄同學們的點滴進步,無論是隨手撿起垃圾,還是耐心幫助同學,都會被認真記錄下來。在她的悉心培育下,班級里互幫互助、文明有禮的氛圍愈發濃厚。余老師堅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小樹苗,班主任要用愛與智慧為他們提供陽光雨露,助力他們在屬于自己的節奏中茁壯成長,最終成為參天大樹。
六年級閱讀月度人物【何凱艷:畢業季的閱讀引光者】
在六小中鐵的校園里,六年級何凱艷老師如同一束溫暖明亮的光,默默照亮著孩子們的求知之路。深耕小學語文教育多年,她以扎實的專業功底、創新的教學智慧和赤誠的育人情懷,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何凱艷老師始終秉持“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的理念。她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待點燃的火種,教師的使命是用愛與智慧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在日常教學中,她通過情境創設、互動探究等方式,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思維碰撞、情感共鳴的舞臺。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教育就是讓他們在屬于自己的天空閃耀光芒。”何凱艷用行動詮釋著教育的溫度,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與責任書寫著教書育人的動人篇章。
【張海帆:畢業班的閱讀守燈人】
“我愿做孩子們小學時光的‘閱讀守燈人’—— 當他們翻開畢業紀念冊時,能看見我們一起讀過的書、聊過的故事,那是比成績更珍貴的禮物。”始終踐行“以愛為底色,做有溫度的教育”。晨讀時傾聽童聲,暮歸時整理成長檔案;課堂中用童話潤澤童心,借詩詞播種文化之芽。教育是細水長流的浸潤,我愿以一盞燈的溫暖、一棵樹的堅守,在稚嫩心田耕耘,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愛與期待中,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宛瑩潔)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