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幼小銜接,幫助幼兒順利、平穩地過渡到小學生活,家園配合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合肥市長江路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寒假里注重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交往合作,積極融入
在幼兒園里,老師常常鼓勵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小組合作。 在家里,幼兒也能和家人分工完成家務勞動,比如做飯時幫忙包餃子、參與家庭清潔掃除、貼對聯等;同時,孩子們和自己的伙伴一起玩合作游戲、堆雪人、交換玩具等。幼兒在分享與合作中,不僅更好地認識了自己,也更加了解他人,獲得知識和經驗,感受到交往合作的魅力。
誠實守信,遵守規則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保證幼兒愉快生活、交往、學習的前提。假期里,幼兒和家長共同制定家庭規則,安排好寒假生活,通過前期的育兒指導以及家長的陪伴與監督,幼兒能在假期生活中合理規劃時間,遵守各項規則。如:看電視時長不超過半小時、堅持運動、飯前洗手、每日閱讀、學會傾聽、按時睡覺等。
任務意識,獨立自主
任務意識的培養可以為適應日后小學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通過前期的育兒溫馨提示,家長也有意識的為幼兒安排小任務,通過持續性的、由淺入深的任務安排,讓幼兒養成獨立完成任務的習慣,體驗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在幼兒園的指導與家長的默契配合下,幼兒在假期里也養成了很多好習慣呢。孩子們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衣物、洗刷餐具、耐心完成一件作品、嘗試包餃子。
熱愛集體,奮發向上
一個溫暖有愛的環境能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幼兒園里常常把“我們班是一個大家庭,大家要相親相愛!”掛在嘴邊。熱愛集體是一種表現,熱愛家鄉是一種情懷、熱愛祖國是一種精神,在家里,孩子也能做到孝敬長輩、禮貌待客。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3-6歲是幼兒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希望好習慣能在幼兒園和家庭的關注中,持續積累。
(段雨晴)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