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市邱村鎮中心小學副校長 郭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中華民族之所以幾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歷經磨難,一次次鳳凰涅槃,成為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觀,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偉大精神支撐和崇高價值追求,華夏兒女的骨子里浸潤著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共有精神財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義的思想觀點,體現了我們黨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質意義的新認識和新高度。
再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睿智思想,積極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堅強抵制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是能夠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的文化。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要想實現這個偉大夢想,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顯得格外重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了學校立德樹人的實踐中,努力教育學生將優秀傳統文化入心入腦,內化為我們的日常言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浩若煙海、博大精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帶頭學習,他對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廣泛興趣和深厚修養,他博覽群書,熟知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在其文章和講話中,大量引用我國古代的歷史典故和名人名言,跨度橫貫上千年,內容涵蓋各個方面。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帶頭弘揚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引經據典,從來都不是簡單地套用,而是緊密聯系實際,用來說明現實問題。
作為教育工作者,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工作中我積極響應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這項工程的開展,并且從學生身上發現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學生領略了《詩經》的風采,欽佩著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的壯舉;同時體味到了國畫的空靈、書法的意境、非遺的精妙、中醫的博大精深、傳統習俗的深意......這些正慢慢地融入學生的血脈,扎根在我們的校園。
今后,我們要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約束、規范自己的言行,認真教育學生積極弘揚和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圓偉大的中國夢。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