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廳政策法規處處長 汪慶忠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拔覀円影菜嘉?,時刻警惕我們這個百年大黨會不會變得老態龍鐘、疾病纏身”“我們黨歷經百年、成就輝煌,黨內黨外、國內國外贊揚聲很多。越是這樣越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中迷失自我”......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員干部要提高憂患意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有著深刻的理論淵源、豐富的科學內涵,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敢于直面問題的氣魄、追求卓越的品格與守正創新的智慧。在新時代推進偉大事業的新征程中,廣大黨員干部要不斷增強憂患意識,保持趕考清醒,始終居安思危,勇于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工作使命。
一、理論淵源
增強憂患意識源于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傳承。從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辯證思想,到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警世良言,再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無不展示著中華民族深沉的憂患意識,體現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智慧,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憂患意識深入認識并形成理論的最初啟迪。
增強憂患意識源自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的自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萬物都是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矛盾統一體。影響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安與危、治與亂、機遇與挑戰同樣如此。憂患意識即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揭示治國理政內在規律的科學思維,是對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科學判斷。
增強憂患意識源自對黨百年奮斗經驗的自覺發揚。憂患意識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傳家寶。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強調“要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我們的政策”。鄧小平同志談到改革與風險指出“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我們要把工作的基點放在出現較大的風險上,準備好對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認識和有力應對一些重大風險挑戰”??梢娫陂L期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憂患意識已經融入我們黨的文化血脈里,成為黨的重要精神基因。
二、科學內涵
憂黨。打鐵還需自身硬。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告誡全黨“自豪而不自滿”,決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反復強調“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不要忘記我們是革命者,任何時候都不要喪失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把脫離群眾看作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最大的危險,把反腐敗斗爭提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強調脫離群眾“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
憂國。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責無旁貸擔負起改變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復興道路上的風險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和憂患意識。他告誡全黨同志,“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中國改革開放已經到了“深水區”,這就需要憂患意識在先的“謀定而動”,確保我國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憂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把民生作為最大的政治,關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始終是他最憂心、最記掛的問題。他的憂民意識緊緊圍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緊圍繞人民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不斷憂民生,解民需,補短板,惠民生,可以說是“致廣大而盡精微”。
憂天下。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發生著深刻而復雜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統籌兩個大局,“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并在堅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礎上,努力發展大國間合作關系,提出“一帶一路”的共贏發展戰略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為人類和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實踐要求
增強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秉h員干部需要增強責任擔當意識,在任何風險挑戰面前不退縮,在任何成績面前不自滿,始終以樂觀的革命精神繼續艱苦奮斗。
發揚斗爭精神。憂患意識并不只是心憂、思憂、神憂,作為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員干部還要將不畏艱險、敢闖敢拼的斗爭精神一以貫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與風險斗爭,敢于亮劍。在實踐中,要加強斗爭歷練、增強斗爭本領、永葆斗爭精神。
防范化解風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以強烈的使命感、危機感和責任感,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對個人而言, 每個黨員干部要以敬畏之心、戒懼之心為官從政,在權力面前“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真正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權力、敬畏法紀、恪守底線、防范風險。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我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廣大黨員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主要推動者,要以臨深履薄的兢慎之心和未雨綢繆的長遠打算,對風險和困難保持高度重視和警惕,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心態做好各項工作。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