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教科書式自我隔離”新聞引發網友點贊。一名“密接者”得知自己密接后,第一時間報備行程,并十幾小時等待在私家車內,不進入小區,也不接觸其他人。該小區封閉十多個小時即宣布解封,“密接者”成功“保護”了整個小區安全,被稱贊為“中國好鄰居”。疫情期間,私家車帶來的安全空間越來越受到關注。
抗擊疫情期間,哪種方式出行最安全?很多地區規定,一旦有疑似癥狀要避免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早就給出了解答:“對于公眾出行,第一選擇肯定是私家車。”在抗擊疫情常態化狀態下,開車出行,無疑能極大降低新冠感染的幾率。
五一小長假,郊區游、短途游成為一些市民的選擇,選購屬于自己安全空間的私家車也成為不少市民假日活動。多家經銷商也將五一假期作為促銷的好時機,奔馳、奧迪、寶馬等紛紛給出優惠,吸引了不少市民目光。
在當前部分新車延遲交付的情況下,二手車也是不錯的選擇。二手車具有性價比高、現車足等特點,有時候行駛幾萬公里的車輛,價格甚至可以優惠一半,非常劃算。很多二手車平臺還推出七天無理由退車,重大事故車、調表車、水泡車終身包退等措施,保障措施也比較到位。
在車輛使用方面,專家提醒,車輛長時間行駛也要注意開窗通風,讓車內空氣更新鮮,如果遇到家人感冒、發燒,更要配合有消毒措施,避免相對密閉環境中,感染其他家人。不適宜開窗時候,可以開啟內循環功能,隔絕外界可能帶病毒的空氣,還要及時升級替換老舊空氣濾芯。
除了私家車出行,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專家張流波提示,第二選擇是騎共享單車,騎之前注意擦拭把手和車座。第三選擇是地鐵和公交,盡量在人流少時乘坐。更好的解決辦法是錯峰出行,加強通風。(記者 張毅璞)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