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貨物可以在到達企業后開箱查驗,時間從原來的1周縮短到1天,大大節約了物流倉儲成本。”近日,合肥晶合集成公司關務部經理趙家保高興地說。
據介紹,該企業所需材料以往要在上海口岸開箱檢驗,耗時長,還存在損壞風險。針對這一難題,合肥海關積極創新理念和方法,優化完善流程設置,有效提升了企業通關效率。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合肥海關積極回應企業訴求,出臺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等綜合性措施70余項,召開促進外貿穩量提質企業座談會,用好“關長送政策上門”“企業協調員”等機制,爭取政策傾斜,協調打通堵點。今年上半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4585.4億元、增長15.2%,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惠企利企政策是企業發展的“陽光雨露”。上半年,合肥海關為全省企事業單位減免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5.06億元、增長43.3%。積極支持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黃山)論壇順利舉辦,加大RCEP政策宣貫力度,通過政策梳理、出口數據及稅率差異比對等,指導企業尋找享惠“最優解”。
聚焦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合肥海關積極探索為企服務新路徑。探索實施出口鋰電池“分箱發運”聯動監管模式,從整車中拆分的鋰電池包可直接從拆分地發運出口,不用運回產地實施包裝使用鑒定,每批出口新能源汽車可節省7天至10天運輸時間。
為助力平臺通道建設,提升開放能級,合肥海關強化人力保障和監管資源配置,助力新開通國際貨運航線6條,落地實施“空側直通”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空港貨物轉運效率有效提升。支持蕪宣機場臨時開放貨運功能再獲延期,進一步強化空運渠道對外貿進出口的支撐力。保障蕪湖國際陸港首列中歐、中亞班列開通運行,并在蕪湖落地實施全省首單“國內鐵路班列+跨境公路運輸”聯運模式。積極爭取海關總署支持,助力滁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批設立,全省保稅物流中心(B型)總數增至6個。
“我們把響應企業期盼、提升服務效能、維護開放安全作為改進作風的重要切入口,在助企降本增效、促進物流暢通、服務產業升級等方面,做到‘企業有所呼、海關有所應’。”合肥海關黨委書記、關長周榮球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改進工作作風,不斷提高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真正讓外貿企業降成本、得實惠、享便利,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
(本報記者 江敏)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