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深信科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自動駕駛仿真與合成數據的平臺公司。去年落戶安徽后,面臨發展缺資金、缺平臺、缺應用場景等困難。了解企業訴求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積極協調有關基金管理機構與企業對接,還及時幫助對接安徽汽車開放實驗室和多家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不斷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學習教育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扎實開展改進作風、訪企入村專題行動,推動黨員干部走下去、把企業問題收上來,用心用情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難題。廳領導帶頭,會同廳相關處室負責人組成8個包保工作組,深入16個市開展走訪,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等方式,宣傳解讀惠企政策措施,收集企業在生產經營、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并推動解決。
專題行動以來,對收集到的1275個訴求,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進行清單化、閉環式辦理,力求問題真解決、企業真滿意。目前,已辦結997個、正在辦理278個。
針對企業“缺訂單”的困擾,組織開展“百場萬企”產需對接活動362場、惠及企業1.1萬戶,促成簽約545.3億元。針對企業“缺資金”的痛點,開展“十行千億萬企”融資專項行動,服務企業25.12萬戶。針對企業“轉型難”的訴求,“點線面”開展示范,打造168個標桿項目,組建運營66家數字化轉型服務中心,分行業分區域組織培訓,支持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全省超8成規上工業企業已實現了數字化改造。
既傾力解決“一個問題”,更注重解決“一類問題”。針對走訪收集的工業企業急難愁盼,以及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等共性問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協同力量,研究制定有效可行的解決舉措,著力通過制度性、機制性安排,系統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切實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群化聯動發展不足等共性問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出臺培優育強縣域制造業特色產業集群意見,編制產業集群布局規劃圖,引導各地選準細分賽道差異化發展。加大優質企業培育力度,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1932家,成功爭創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56戶、居全國第8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比全國高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位、長三角和中部第1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4.3%,較上年全年提高2.4個百分點。
“作為企業‘娘家’,我們把為企服務作為最主要職責。”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馮克金表示,將持續強化“以企為本”的理念,推動訪企服務常態化、長效化,真情實意為企解難題、辦實事,在以企觀政中改進作風,不斷提升為企服務質效,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企業的“滿意指數”,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本報記者 黃永禮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