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7月24日電(吳京澤)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陳漢鄉,一片深藏皖鄂邊陲的紅色熱土,曾見證烽火連天、英雄輩出的抗戰歲月。這里不僅是新四軍五師、七師歷史性“陳漢溝會師”的所在地,也是如今釣魚臺水庫灌溉萬頃良田、點亮千家燈火的民生工程所在。從硝煙彌漫的戰地會晤,到惠澤鄉里的水利樞紐,陳漢鄉的“前世”與“今生”在歲月長河中交相輝映。
這是宿松縣陳漢鄉朱灣村梅家民居外景。新華網 吳京澤 攝
1941年春,兩支身負使命的部隊分別悄然翻越大別山,跨越日軍封鎖線,穿行于山川溝壑之間。4月21日清晨,新四軍七師參謀長兼挺進團團長林維先率部抵達宿松縣陳漢鄉朱灣村,進駐梅家民居。
而就在一天之后,4月22日,歷史性的時刻到來——新四軍五師十四旅張體學部與七師挺進團林維先部勝利會師。這是一次戰略意義非凡的會師,標志著原本被敵軍重重包圍、孤懸敵后的第五師,終于與江南的抗戰力量取得實質性聯系,形成了遙相呼應、互為犄角之勢,極大鼓舞了沿江敵后根據地的斗志與信心,更開啟了新四軍七師深入宿松湖區、開辟沿江敵后根據地的重要序幕。
歲月荏苒間,故土展新姿。當年的會師之地,如今已建成了水波蕩漾、青山環抱的釣魚臺水庫。水庫總庫容高達9177萬立方米,肩負著灌溉、防洪、發電、養殖等多重任務,直接惠及下游數萬畝良田和周邊數萬群眾。
村民在釣魚臺水庫水面上捕魚。新華網 吳京澤 攝
如今,陳漢鄉不僅是當地開展紅色教育的打卡地,也因其生態資源與人文底蘊,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探訪。游人穿越水庫中央林間棧道,不僅能抵達當年會師之地,還能感受水庫帶來的自然寧靜與鄉村活力。廣福村更建成直播基地,推動農旅融合發展,昔日硝煙之地,如今正煥發出鄉村振興的新光彩。
游客在廣福村觀鳥臺上合影留念,遠處是釣魚臺水庫。新華網 吳京澤 攝
從新四軍的鏗鏘足跡,到釣魚臺的碧水長流,陳漢鄉用一段紅色歷史和一個綠色奇跡,書寫著革命精神與時代建設的無縫接續。它是歷史的見證者,也將是未來的開拓者。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