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方紙,躍動千年魂!7月18日下午,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教育集團映月校區二(4)中隊的隊員們,在輔導員沈謝華老師的帶領下,走進廬陽區四里河街道半島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踏上了一場妙趣橫生的“紙韻中華 非遺剪紙傳承”之旅。紅紙翻飛,銀剪靈動,孩子們用溫暖的指尖對話千年技藝,在方寸之間探尋中華文化的瑰麗圖景。
非遺課堂啟慧心:聆聽紙上春秋的脈動
活動伊始,非遺傳承老師以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為引子,為孩子們徐徐展開一幅流淌千年的民俗畫卷。從簡單易操作的五角星,到秀雅玲瓏的江南剪紙——方寸紅紙承載的不僅是圖案,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情感記憶。孩子們屏息凝神,目光隨著老師的指尖在紅紙間游走,好奇與驚嘆點亮張張小臉,傳統文化的根須悄然扎入稚嫩心田。
師生執剪共雕鏤:大手小手同繪紙上乾坤
實踐環節點燃現場氛圍。在非遺老師的示范下,剪刀宛若游龍,寥寥數轉,一副精美的窗花便躍然眼前。孩子們在老師的全心守護下,小心翼翼地執起剪刀。大手穩穩托著小手,傳遞著溫熱與力量;屏息凝神間,鋸齒紋路在紅紙上蜿蜒游走,圓孔于方寸間悄然浮現。每一次屏氣的鏤刻,每一處成功的留痕,都伴隨著輕輕的驚嘆與綻放的笑靨。傳統技藝不再是遙望的風景,而在這專注的指尖流轉中被真實觸摸與傳遞。
紅紙解碼悟匠心:方寸天地藏萬象祝福
當一幅幅融合傳統紋樣與孩子們奇思妙想的作品漸次成型時,老師引領孩子們深入了解剪紙的文化內涵。這些躍動在紅紙上的吉祥符號,正是先民智慧與樸素哲思的生動注腳。孩子們高高托起自己的剪紙,紅彤彤的窗花映著興奮的臉龐。他們剪出的不僅是一件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更讀懂了那方寸之間承載的厚重而溫暖的華夏祝福。
紅紙無言,剪影留韻。這場沉浸式的非遺探索,讓二(4)中隊的學子得以親手觸碰文明的溫度。他們在剪刀起落間領悟剪紙精妙,在鏤空光影中感受民間智慧的溫度與深度。這不僅是一次技藝的啟蒙,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接力——當稚嫩的巧手裁開千年紅紙,文化自信的嫩芽,已在每一次專注的剪裁中悄然萌生。
(沈謝華)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