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雞鳴兩省,犬吠三縣”之稱的亳州市譙城區蘆廟鎮,地處皖豫交界,又稱蘆家廟。86年前,新四軍游擊支隊在這里打響了東進皖北抗日的第一仗。這場載入史冊的戰斗,不僅粉碎了日偽軍進犯皖北的圖謀,更為開辟廣闊的豫皖蘇抗日根據地打開了戰略通道。
七月的皖北烈士陵園,蒼松翠柏掩映,莊嚴肅穆。在陵園內的烈士紀念館,72歲的全國模范退役軍人、老兵宣講團宣講員許玉亭,正在為少先隊員們講述86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亳州市譙城區蘆廟鎮中心小學 學生 李詩菡
通過今天的參觀,我知道了蘆家廟戰斗就發生在我的家鄉,許多英雄的故事也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時間回溯到1938年9月,全民族抗戰進入最艱難的時刻。中共中央向豫南抗日根據地發出指示:立即組建武裝力量,挺進敵后開辟新的抗日戰場。根據指示,抗日名將彭雪楓組建了一支由300多人組成的新四軍游擊支隊,從河南省確山縣出發挺進豫東、皖北,成為皖北地區第一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 全國老兵宣講團宣講員 許玉亭
由此東進開赴豫皖蘇,以安徽的亳州,河南的夏邑、永城(為中心),創建豫皖蘇抗日根據地。
1939年1月,侵華日軍占領了距離當時亳縣縣城不到30公里的河南省鹿邑縣,并妄圖以鹿邑為據點,在皖北地區構筑堅固的防御體系。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新四軍游擊支隊決定采取“以游擊 對堡壘”的戰術,粉碎日軍圖謀,并命令第二大隊大隊長滕海清率領部隊,穿插于商亳公路兩側展開游擊作戰。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 全國老兵宣講團宣講員 許玉亭
(1939年)1月6號,豫東日偽軍500多人,從商丘沿商亳路南犯,駐扎在了我們蘆廟集,他們的計劃是打進亳縣城,要在亳縣城過一個肥年。
獲知這一敵情后,滕海清于1月8日晚,率三路部隊突襲蘆家廟。當時蘆家廟沒有大房子,日偽軍都分散住到老百姓家里。戰斗打響后,整個蘆家廟街道的槍聲響成一片。二大隊以班、排為單位,勇敢穿插,不到半小時,500多日偽軍就被分開包圍了在玄帝廟、曾家客店兩處據點。
亳州市皖北烈士紀念館 講解員 朱秋晨
因為他們(日偽軍)當時不敢出來,進行了“守屋作戰”,滕海清就命令我們的尖刀排,爬到了他們的房頂上,撥開瓦之后投擲手榴彈。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 全國老兵宣講團宣講員 許玉亭
這一招果然奏效。房間內的敵人死的死、傷的傷,最后剩下的人也舉手投降。三個小時,蘆家廟戰斗基本結束,我們新四軍游擊支隊大獲全勝。
相比軍事收獲,蘆家廟戰斗的勝利更大的意義在于政治影響,這場戰斗不僅粉碎了敵軍侵犯亳縣的企圖,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更重要的是打開了新四軍游擊支隊東進敵后抗日的新局面,奠定了創建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的基礎。
亳州市譙城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黨史股 股長 顏潔
它是新四軍東進皖北的第一仗,展示了新四軍的威力,極大地鼓舞了亳縣人民的抗日斗志。
銘記歷史、傳承薪火,2012年,當地在當年浴血奮戰的遺址上,建成皖北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館,館內珍藏大量蘆家廟戰斗的珍貴史料和文物實物,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現在,這里每年都有超過10萬人次前來瞻仰參觀,今年2月,這里入選第七批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
亳州市譙城區蘆廟鎮 人大主席 李振
戰斗遺址是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的重要載體。我們深挖紅色資源,打造紅色研學基地,讓年輕人走進歷史,傳承精神,讓這方英雄的土地煥發時代的光芒。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