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6日,安徽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徽韻青陽,薪火相傳”實踐團奔赴青陽縣,先后參觀了青陽腔博物館、青陽糧票博物館和青陽縣博物館,體驗非遺魅力,傳承傳統文化。
走進青陽腔博物館,領略戲曲之美。實踐團在青陽腔博物館,隊員們了解了青陽腔的起源、發展及藝術特色,并在傳承人柯敏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戲曲唱法與表演動作,親身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調研青陽糧票博物館,見證時代變遷。青陽糧票博物館內陳列的各類糧票,見證了中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深刻變革。通過參觀,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也激勵著大家更加珍惜當下幸福生活,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瞻仰青陽縣博物館,探尋紅色文化傳承。實踐團走進青陽縣博物館,博物館的獨特建筑風格與館內陳列的厚重歷史的邂逅,深深吸引每一位實踐隊員。館內展示的豐富歷史文物和紅色文化資源,讓隊員們感受到青陽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革命先輩的不屈精神。
調研期間,實踐隊員對博物館負責人逐一進行訪談,深入挖掘青陽歷史文化故事;走街串巷發放問卷,與當地居民拉家常,了解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現狀。
通過此次調研,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們表示,將通過整理資料、撰寫調研報告、開展校內宣傳等方式,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貢獻力量。
(裴志鵬)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