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芯檢測、點膠、焊接、總成裝配、測試、封裝......走進生產車間,動力電池的生產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進行。一塊塊動力電池經過嚴格的性能和安全測試后下線,準備送往全球各地。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決定了汽車的續航里程和性能,也影響著使用安全、成本?!?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首站來到華霆(合肥)動力技術有限公司,運營副總經理謝睿文介紹道,動力電池被稱為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整包由模組(細胞群,電芯是細胞)、BMS(電池管理系統)、結構件、傳感器和線束等部分組成,動力電池PACK產線就是將各種零部件組裝成一個整包,使新能源汽車能夠正常工作。
“BEST生產線像一條緊密的鏈條,把各個工位串聯起來,適合不規則的整包設計;MUST生產線,每個工位就像島嶼一樣,生產更靈活。”謝睿文把華霆動力電池生產線比作“學霸班”生產線,這一產線的關鍵在于成本和安全。
華霆動力總經理助理王捷表示,華霆動力獨創的BEST/MUST技術,使電池系統成本比行業低10%-40%,“作為獨立第三方PACK企業,我們已為約60家整車廠設計動力電池系統,并與約20家電芯商保持緊密合作?!?/p>
“作為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我們位于產業鏈的中游,上游是電芯,下游是整車廠。合肥區位優勢明顯,公司落戶合肥以后,明顯感受到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愈發完整,產業集群聚集,帶來的競爭優勢明顯。”華霆動力總裁王揚向記者介紹道,華霆動力為江淮、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多家知名新能源整車企業提供配套服務。
王揚說,“科技創新是公司發展的內生動力。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一直把研發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核心技術方面,華霆動力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院所共建合作開發平臺,同時加大前沿核心技術攻關,公司研發團隊有400余人,目前在機械結構、熱管理、軟硬件、熱安全、自動化生產等核心技術方面申請專利1523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35件。
其自主研發的蜂窩電池技術歷經十年迭代與上萬次爆炸實驗,實現圓柱電芯爆炸后整包不失火,確保整車安全可靠,成為國內首個產業化級高比能三元電池零熱失控安全技術。
近年來,合肥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總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發展活力最強、供應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更是全國唯一的新能源汽車“換電”試點、“雙智”試點、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試點、“車路云一體化”試點的四個試點城市。
“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非常完整,同一零部件可選的供應商多,不同供應商的產品也各有優勢?!蓖鯎P表示,2010年華霆動力在合肥成立,國家在此前一年剛啟動“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當時合肥作為首批13個試點城市之一,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可以說,我們見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過程。我最大的感觸是,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整個大環境的支持”。
本報記者 沈思佳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