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萬通名師錄丨郭子旭:賽場礪劍鋒,匠心育英才
在安徽萬通技師學院汽車工程學院,郭子旭老師不僅是一位技藝精湛的“雙師型”教師,更是一位以賽場為課堂、以競賽為引擎的職教先鋒。他深耕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憑借自身在全國大賽中摘得的榮譽和豐富的帶賽經驗,將“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理念深深融入人才培養血脈,為培養適應產業變革的高素質汽車工匠開辟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育人之路。
賽場折桂,實力詮釋“技術標桿”
郭子旭老師自身便是行業技術實力的有力證明。他不僅擁有深厚的汽車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更多次在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中斬獲殊榮。這些沉甸甸的榮譽,不僅是對他個人技術水平的最高認可,更為學生們樹立了一座仰望的標桿。他深諳賽場標準即是行業前沿要求,將參賽所錘煉的精湛技藝、嚴謹規范、創新思維和應變能力,毫無保留地帶回課堂與實訓車間,轉化為最鮮活的教學資源。
以賽促教,鍛造“真刀真槍”硬本領
郭老師的教學,競賽基因是其最鮮明的底色。他堅信,技能競賽是檢驗教學成果、對接產業需求的絕佳平臺。
教學內容對標競賽/行業:他緊密追蹤各級各類汽車技能大賽(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相關賽事)的技術規程和評分標準,將大賽要求分解、融入到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從基礎的電路識讀、故障診斷,到復雜的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檢測與維修,再到智能網聯技術應用,教學內容始終與行業最新技術和競賽前沿保持同步。
訓練模式模擬實戰:他參照競賽高強度、限時、高壓力的環境,設計實訓項目和考核方式。在實訓車間,他模擬賽場情境,設置故障點,要求學生像參賽選手一樣,在規定時間內精準定位、規范操作、高效排故。這種“真刀真槍”的實戰化訓練,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臨場發揮能力和技術熟練度。
項目驅動,能力遞進:他以競賽項目為藍本,設計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教學項目。學生如同參加一場場“校內選拔賽”,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核心技能,更培養了團隊協作、問題解決和抗壓能力,為沖擊更高級別賽事打下堅實基礎。
帶賽育人,點燃“追求卓越”的匠心之火
作為經驗豐富的金牌教練,郭子旭老師深知競賽不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意志品質的錘煉。
嚴格選拔,科學訓練:他慧眼識才,組建梯隊化的競賽隊伍。訓練中,他嚴字當頭,對操作的精準度、流程的規范性、工藝的完美性要求近乎苛刻,一絲不茍地打磨學生的每一個細節。同時,他科學制定訓練計劃,注重勞逸結合和心理疏導。
心理賦能,意志鍛造:他不僅是技術導師,更是精神支柱。面對備賽的艱辛和賽場的壓力,他以身作則,用自己參賽的經歷鼓勵學生,傳授應對壓力的方法,培養他們沉著冷靜、永不言棄的競技精神和追求極致的工匠品格。在他帶領下,學生們不僅在技術上快速成長,更在心態上變得成熟自信。
成果轉化,反哺教學:每一次參賽經歷(無論成功或挫折)都是寶貴的教學案例庫。郭老師及時總結比賽經驗,分析失分點和技術難點,將其轉化為教學案例和反思課題,持續優化課程內容和訓練方法,形成了“參賽-總結-改進-提升”的良性循環,讓競賽成果惠及全體學生。
產賽教融合,鋪就“金色未來”
郭老師深諳,競賽的終極目標是服務學生成長和產業發展。他積極利用競賽平臺和自身影響力,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并通過競賽交流和對標企業專家,及時掌握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最新技術動態和人才需求標準。
經他指導和培養的學生,因在各級競賽中屢獲佳績,展現出扎實的技能功底、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強大的心理素質,成為眾多知名車企爭相錄用的“香餑餑”,就業質量與層次顯著提升。
他將競賽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反哺到汽車工程學院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建設中,推動了課程體系改革、實訓條件升級和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了專業整體實力和區域影響力。
郭子旭老師是安徽萬通技師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一面高揚的旗幟。他以自身賽場上的榮光為火種,點燃了無數學子的技能夢想;他以“以賽促教”為利劍,開辟了一條錘煉真才實學的育人之路。他不僅傳授了駕馭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更塑造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之魂。在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奔涌的時代,郭子旭老師將繼續帶領他的學子們在技能賽場上披荊斬棘,在職業教育的熱土上精耕細作,為培養更多能擔當民族汽車工業崛起重任的“大國工匠”貢獻澎湃的萬通力量!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