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府包吃包住,晚上還能洗澡洗衣服,真的太貼心了!”5月19日,從淮北市趕到潁上縣關屯鄉收割小麥的農機手李紅開心地說。
麥到小滿日夜黃。最近,各地的農機手不斷涌向關屯鄉,拉開了當地小麥搶收序幕。
關屯鄉靠近淮河,地勢低洼,每年午收季節,雨水增多,淮河易發生洪澇災害,影響小麥產量,因此當地流傳著“小麥成熟七成收、八成丟”的說法,也因此形成了“搶”收傳統。
“最近天氣炎熱,今天又刮起了西南風,小麥被催熟,又到了搶收時間。”關屯鄉農業農村和規劃建設服務中心負責人朱傳來說。
搶收需要收割機,面對3.3萬畝成熟小麥,關屯鄉只有50臺套收割機。“關屯鄉位置偏僻,農機手不愿過來。”關屯鄉黨委書記周新海說,一旦小麥不能及時收割,農戶將遭受經濟損失。
為吸引農機手到關屯鄉支援收割,關屯鄉敞開鄉政府大院,向外地農機手開放,免費提供住宿、三餐及洗衣洗澡配套設施,讓農機手吃住無憂,同時組建“網格員+村干部”服務隊,摸排連片收割區域,繪制“麥收地圖”,協調收割路線,保障作業順暢。
“我們推行‘網格員代收代付’模式,統一收取收割費用,確保費用透明,并依托村級土地確權數據,提供‘電子地畝圖’并現場丈量復核,保證地畝精準。”周新海說,還組織本地村民成立“臨時幫工隊”,做到“人歇機不歇”,協助農機手夜間作業、加油和維修機具。
小麥搶收期間,農機故障在所難免。關屯鄉在全鄉設立8處“農機手驛站”,向作業農機手推送維修人員電話,承諾“半小時響應、2小時修復”,確保小麥搶收順利進行。
據了解,從2021年起,關屯鄉已連續5年推出這種“保姆式”全流程服務,禮遇外地農機手。前來支援午收的外地農機手也因此越來越多。
目前,關屯鄉已聯系對接外地跨區作業收割機87臺套,加上本地現有收割機50臺套,共有137臺套收割機投入搶收工作。“全鄉小麥機收時間預計縮短3天,搶收率可望達100%。”周新海表示。(記者 李鵬 通訊員 許傳勝)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