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鄉村振興實踐,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3月18日,譙城區李集村、大裴村、八里村、蔣樓村、大周村、盧張莊村、何大村、大徐村、藥王村駐村工作隊隊長一行20余人赴譙城區中科智慧農業示范產業園開展聯合調研,圍繞菌菇種植技術推廣、產業鏈延伸、集體經濟增收等議題共商發展大計,探索“科技+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中科智慧農業示范產業園內,智能化菌菇工廠引人注目。通過恒溫恒濕控制系統、物聯網監測平臺和全自動采收設備,產業園實現了杏鮑菇、羊肚菌、赤松茸等30余種菌菇的全年高效生產。“傳統種植‘看天吃飯’,這里卻是‘靠數出菇’,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全部由數據精準調控。”產業園技術負責人介紹。考察過程中,駐村工作隊詳細了解菌種培育、立體層架栽培等創新技術。
調研中,菌菇產業的綠色循環模式引發關注。產業園利用秸稈、木屑等農業廢棄物制作菌包,采收后的菌渣又可加工成有機肥反哺農田,形成“農業—菌業—生態”閉環。座談會上,九村駐村工作隊與產業園達成就下一步合作達成意向。依托產業園的技術優勢和銷售渠道,由園區統一提供菌包、技術培訓和保底回收,推動分散種植向規模化、標準化轉型。
從智能菇房的技術革新到聯村共建的機制探索,從黨建引領的聚力賦能到綠色循環的生態實踐,譙城區九村駐村工作隊正以菌菇產業為支點,撬動鄉村振興“大格局”。隨著科技與農業的深度融合,“小菌菇”有望成為富民強村的“大產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蓬勃活力。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