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攜前程去,龍迎好運來。合肥市七里塘小學寒假德育實踐系列活動——“制花燈寫春聯”在四年級中繼續進行。孩子們在熱鬧的DIY氛圍中感受濃濃的年味,在歡聲笑語中用自己的方式,帶來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花燈又名燈籠、燈彩,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燈籠制作的歷史源遠流長,承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國年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我國都有在佳節喜日掛燈籠的習俗,手扎燈籠既烘托出了節日的喜慶氛圍,又寄托著人們對健康、平安、長壽的美好期盼。
制作燈籠的材料種類各異、五彩繽紛。紙張有紅、黃、藍、金等顏色,借助剪刀、漿糊、彩色絲帶和其他裝飾品,為燈籠打造華麗的外觀。此外,還有竹子、鐵絲和木栓,這些材料都是制作燈籠的必備物品。孩子們手持各式各樣的工具和材料,準備展現他們靈巧的技藝。每一盞花燈,都表達了孩子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寓意著團圓、幸福和吉祥。小小花燈,傳遞的不僅僅是一份節日的祝福,更多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展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朽的魅力。
寫福字是新春佳節必不可少的。孩子們熱情高漲,作品氣韻生動。紅紙悉數鋪開,毛筆蘸好筆墨,凝神聚氣,毛筆落在喜氣洋洋的紅紙上,墨香四溢,一幅幅飽含著濃濃年味、美好祝福的春聯呈現在眼前。寫福字、寫春聯,是迎接新年的傳統習俗,飽含著濃濃的中國色彩、中國韻味、中國文化,不僅彰顯著千年傳承的文化自信,也寓意著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
通過扎花燈寫福字的活動,孩子們進一步感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營造了健康祥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和節日氣氛,讓一箋墨香承載民族文化自信,讓祝福香溢整個校園!
(鄭詩娟)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