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宜郊游。陽光正好,正是去看花聽風,感受盎然春意的好時候。欣賞春日美景時,當然也要嘗嘗春天的美食。風味宿州,15道經典名菜等你來品。
宿州,別稱[云都],地扼皖北門戶,素有果海糧倉之稱;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智慧城市,還是“酥梨之鄉、燒雞之鄉、山芋之鄉”;更有“觀賞石之鄉、書畫藝術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宿州,因運河而置、因漕運而興,是南北方美食交融匯聚之地,演變出獨具特色的宿州風味;“中國四大名雞”之一的符離集燒雞、“中國金牌旅游小吃”
(sà)湯、“不得不吃的特色皖菜”蕭縣魚咬羊,令人唇齒留香;還有伏羊宴、扶疏宴,埇橋八大碗、皇藏峪蘑菇雞、碭山酥梨黃桃、靈璧“霸王別姬”、泗縣金絲絞瓜等眾多特色美食、名宴小吃。
符離集燒雞
食材構成
主料:散養土麻雞
輔料:花椒、桂皮、丁香、花椒、八角、茴香,以及鹽、油、醬油、糖、蜂蜜,秘制鹵料。
文化故事
符離集燒雞,一道穿越歷史的美食,延續千年的美味佳肴。20世紀初,由創始人韓景玉綜合各家工藝開發鹵制而成,1956年被評為中國名菜,是徽菜經典菜品之一;現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曾榮獲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銀獎。從“中國四大名雞”之首,到斬獲“中國馳名商標”,符離集燒雞隨著綠皮火車傳遍全國,其造型為睡美人型,盤腿填腹、飽滿俊秀;其口感肥而不膩,肉爛絲連,嚼骨而有余香,可謂色香味形俱全。
蕭縣魚咬羊
食材構成
主料:羊腰窩肉、鱖魚
輔料:姜、香菜、蔥段、秘制醬料
文化故事
相傳,孔子周游列國時,途經皖北講學,他的學生找來一小塊羊肉和幾條小魚,因饑餓難忍,只好應急將羊肉和小魚同煮;出乎預料,羊肉燴魚湯十分鮮美。同時,“鮮”字由“魚、羊”二字組成,因此使用魚和羊合烹的“魚咬羊”又稱“鮮燉鮮”,這種烹飪方法流傳至今。
碭山酥梨盞
食材構成
主料:碭山酥梨
輔料:冰糖,枸杞、紅棗、川貝,野米、藜麥、芡實等
文化故事
碭山是中國酥梨之鄉,酥梨種植面積現有70萬畝。碭山酥梨被譽為“果中甘露子,藥中圣醍醐”。本菜肴選用新鮮碭山酥梨,挖空放入輔料,文火燉制而成。甘甜可口、生津養胃,潤肺止咳,營養豐富,是廣受歡迎的一道開胃甜品。
靈璧“霸王別姬”
食材構成
主料:甲魚,老母雞
輔料:蔥,姜,鹽,滋補中草藥
文化故事
霸王別姬,是徽菜經典菜品,為紀念西楚霸王項羽和虞姬而制作的特色美食。甲魚性格兇猛喻作霸王,“姬”同“雞”諧音,甲魚又叫“鱉”、與“別”諧音,菜名由此而來。此菜把甲魚和雞放入大沙煲中,加入火腿、干貝、筍尖等佐料文火慢燉,湯汁清澄,味鮮醇厚,雞、鱉肉質鮮嫩酥爛,營養豐富,為宴席肴饌中之上品。
泗縣金絲絞瓜
食材構成
主料:金絲絞瓜
輔料:蒜泥、香菜,醋、鹽、味精
文化故事
金絲絞瓜,宿州泗縣特產,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此瓜皮色金黃,瓜瓤天然成絲似魚翅,味道甘甜爽脆,口感似海蜇,故被譽為“植物魚翅、天然海蜇”。此瓜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降壓減肥的功效,涼拌食用,清香嫩脆、十分爽口。
埇橋八大碗
食材構成
主料:雞、魚塊、豬肉、羊肉、面粉、大米等
輔料:雞蛋,香油、鹽、糖,秘制香辛料
文化故事
埇橋八大碗,是宿州地區紅白席面的制式菜品,常見為七葷一素八道菜肴:富貴扣雞、酥魚扣碗、干菜扣肉、如意蛋卷、四喜丸子、虎皮扣肘、芊子扣碗、八寶甜飯。現為宿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口感備受老百姓喜愛。
皇藏峪蘑菇雞
食材構成
主料:散養老公雞
輔料:皇藏峪野蘑菇,秘制香辛料,喝餅子(一種面餅)
文化故事
宿州特色美食,享譽黃淮海地區。由皇藏峪天然野生蘑菇和當地散養土公雞燒制而成,生姜、辣椒用量較大,熱鍋大油,旺火燒煮,文火慢燉,味美鮮嫩,吃后回味無窮,備受皖北地區游客喜愛。
碭山紅燒大鯉魚
食材構成
主料:大鯉魚
輔料:紅辣椒 、花椒 、豆瓣醬 、姜 、蒜
文化故事
選用碭山黃河鯉魚(鯉魚品種),肉質細嫩,菜品色澤紅亮,味濃鮮香,是農家飯桌上的一道厚客美食。擺盤時魚背朝外,讓魚身呈現出圓形,象征圓滿、團圓之意,當地還有一種說法,魚頭所對之人,為桌上年長輩高者,可先飲酒三杯。
靈璧大塊牛肉
食材構成
主料:牛腩
輔料:蔥姜蒜、干辣椒、大料、香葉、生抽、紅油、雞精、味精
文化故事
皖北地區愛吃牛肉,在靈璧流行一道傳統菜肴:大塊牛肉,采用皖北黃牛肉和牛腩筋“牛肚繃尖”,切成大塊用傳統方法烹制而成,配以辣椒、黃酒、秘制調料等。菜品上桌后,視之肉滑湯濃,聞之醇香垂涎,食之肥而不膩,軟爛爽口、齒頰生香。
泗縣石龍湖魚頭泡飯
食材構成
主料:石龍湖魚頭,一般為鳙魚(鰱魚)
輔料:大米,礦泉水,菜籽油,青紅椒、香菜、蔥花、大蒜
文化故事
“魚頭泡飯”既是一道傳統魚菜,還是一種就湯下飯的吃飯方式。泗縣石龍湖產魚,肉質細嫩、土腥味兒小;制作成魚頭泡飯,從魚頭砂鍋中舀上幾勺淺醬色的魚頭湯,澆在白花花的米飯碗里,然后用湯匙把魚湯與米飯拌勻,魚湯的香味拌著米飯的香味立刻一起在鼻間蕩漾開來,十分勾人食欲。另外魚頭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常吃魚頭不僅可以健腦,讓人變得聰明,還有魚頭一響黃金萬兩,吃魚頭萬事不愁等說法。
埇橋欄桿牛肉
食材構成
主料:1-3歲黃牛肉
輔料:礦泉水,牛骨頭,三十六味秘制香辛料
文化故事
埇橋區欄桿牛肉,科學配方、制作精細,肉質色澤紅亮、口味醇正、爛而不膩,現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已有千余年制作歷史。此門技藝與秘方由陳氏傳人口身相傳,不形成任何文字記載,因而有較強的神秘色彩。據傳,安史之亂時,大將郭子儀平叛有功,皇帝賞賜郭家一位陳姓御廚,而其正是現在欄桿正宗牛肉傳人陳氏的祖先;后來,陳姓御廚師的后人,輾轉遷移到埇橋區欄桿鎮定居,欄桿牛肉也因此創始發展。
蕭縣羊肉湯
食材構成
主料:蕭縣白山羊,礦泉水
輔料:蔥、姜、香菜、辣椒羊油
文化故事
古時蕭縣民間就有食羊肉的傳統,民間有無羊不成席之說。清朝同治年間,蕭縣籍御廚彭玉山制作的羊肉湯汁濃味厚,備受皇宮青睞,后制作技藝在民間流傳開來。蕭縣羊肉湯所用羊肉講究,煮湯工藝嚴格,湯汁乳白、醇厚,鮮而不膻,肥而不膩,令人食而不厭,300多年來享有盛名。蕭縣羊肉湯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尤以三伏天食用最好。
碭山干炕金蟬
食材構成
主料:碭山梨園所產金蟬
輔料:胡椒粉、孜然粉、鹽
文化故事
金蟬在碭山又稱“爬猴”。當地果樹繁茂,夏季知了繁多,捉逮爬猴就成了碭山人的樂趣。生長在梨園林間的金蟬經過一番煎炸,外焦內嫩香酥可口。此菜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有明目之功效;干炕之后,“膽小”之人亦樂于品嘗。
靈璧鐘馗旺福肉
食材構成
主料:五花肉
輔料:鐘馗酒、黃酒、姜片,冰糖,紅棗
文化故事
靈璧是中國鐘馗畫之鄉,鐘馗文化在靈璧廣為流傳。鐘馗,也被稱為鐘進士、鐘天師,深受百姓的喜愛。在靈璧縣,老百姓家家戶戶過年的時候,都會貼上一副鐘馗畫,燒制一份紅燒肉,喝著鐘馗酒來紀念鐘馗。而那份紅燒肉,又稱為“鐘馗旺福肉”。采用上等的五花肉加黃酒、鐘馗酒、冰糖等慢火燒制而成,是靈璧人逢年過節、招待貴賓時常用的一道名菜。
泗縣豆餅炒牛肉
食材構成
主料:手工綠豆餅,牛肉丁
輔料:干紅椒,蔥段,鹽、味精、油等
文化故事
泗縣特產綠豆餅,采用純天然綠豆作原料,按歷代相傳的手工工藝精制而成,搭配鹵熟的牛肉丁,猛火快炒,爽滑的綠豆餅融入牛肉的鮮香,是深受泗縣人民喜愛的家鄉菜。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