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游客在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花臺景區游覽。通訊員 何清 攝
當城市在熱浪中喘息,池州牯牛降清涼的山風正裹挾著醉人的草木香氣,慰藉游人滾燙的皮膚。
貼近百米瀑布沐浴水霧,踩著凌空棧道體驗驚險,跳進清澈溪流盡情嬉水......暑期里的牯牛降,為游客打造了天然的空調房,一撥撥來自長三角和北京、山東的游客前來度假,讓每個毛孔都咕嘟咕嘟喝飽負氧離子。
綿綿酷暑,如何覓涼?江淮大地開出的皖美“涼方”分外解暑。這個暑期,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出“山野避暑清涼秘境”“水畔狂歡親水樂園”“鄉村度假田園牧歌”“城市夜游煙火小城”“研學親子夏日成長”“文化盛宴藝術之夏”等六大主題產品,開展2100余項文旅活動,滿足全年齡段游客的多元化出游需求。
蕪湖馬仁奇峰景區,白天邀請游客體驗云霧繚繞的“霧森秘境”,夜間為游客準備熱鬧的摸魚大賽,大人孩子齊上陣,挽起褲腳踏入水,與魚兒來一場親密接觸,暢享親子間的歡樂時光。滁州瑯琊山景區,推出暑期文旅大集,紅紅火火開啟第十屆中國農民歌會滁州文旅主題展演周,主題K歌夜夜秀,從懷舊老歌到國風潮音,人人都能當主角。歙縣徽州古城,許村鎮20多位村嫂耍起“許村大刀燈”,鑼鼓鏗鏘振奮人心,燈光刀影擺開迷陣,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竹木之美與文化之魂。
從淮北到江南,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新玩法百花齊放,不斷滿足游客個性化、多樣化的美好生活需要。恰逢第三屆“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如火如荼開展,省市縣三級聯動發放消費券,政銀企三方互動共促文旅消費,更為游客獻上誠意滿滿的福利禮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精心辦好暑期月度主題活動,加大文旅消費券發放力度,搶抓暑期出游高峰拓展市場。”
暑期,安徽博物院迎來研學旅游的高峰時段。打開烽火畫卷,從宣傳畫中追溯安徽抗戰記憶;穿戴XR設備,行走在戰國時期的壽春古城感受楚地風云變幻。從廬陽館到蜀山館,安徽博物院上新一系列重磅大展和體驗項目。院長雷修佛介紹:“暑期,親子家庭、研學團隊絡繹不絕。7月和8月,我們每周五至周日,延長1小時開放時間。免預約、免取票,游客可以直接進館參觀。”
合肥市“科里科氣”研學主題,探索世界前沿的科技知識;亳州市“亳藥風華”研學主題,走近中醫藥文化瑰寶;黃山市“文化徽州”研學主題,揭開徽文化的神秘面紗;六安市“紅綠交融”研學主題,帶領青少年在青山綠水間重溫紅色記憶......全省各地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研學品牌,為孩子們打造暑期充電的“第二課堂”。
“文旅+百業”,為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提供強勁動能。我省廣招文旅“合伙人”,壯大文旅“朋友圈”,不斷打造“高開源”的文旅創新生態圈,持續擦亮“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品牌。
在合肥市,“好戲安徽”第三季火熱上演,7部精品劇目集結省城,黃梅戲、廬劇、淮北梆子戲、話劇、音樂劇品類多元,讓戲迷游客過足戲癮;在淮北市,“淮BA”球場上眾多隊員一展球技,吸引一批批市民前來圍觀助威,為煙火氣十足的體育夜市增添更多人氣;在宿州市,蕭縣伏羊文化節迎來八方老饕,地道美食為游客歡聚暑期拉滿情緒價值?!案菟嚾ヂ糜巍薄案愂氯ヂ糜巍薄案朗橙ヂ糜巍?.....暑期來到安徽,總有一種美好不期而遇,總有一種心動陌路相逢。(張理想)
“水魔方” 浪尖享清涼
■ 記者 吳永生
高溫天氣,何處尋覓清涼?8月18日下午,記者走進淮北市杜集區礦山集街道南山村的水魔方水世界。剛踏入這片樂園,一股清涼的氣息便撲面而來,瞬間驅散了午后的燥熱,讓人迫不及待想投入這清涼的水世界。
記者看到,園內設置了彩虹高速滑梯、海盜船主題樂園、親子游玩池、造浪池等多個水上項目,游客三五成群,暢享清涼。最受游客歡迎的造浪池項目內不時傳出尖叫聲,一陣陣波浪的沖擊讓大家直呼過癮。
“2023年10月,南山村整理集體用地,通過村企合作、村民入股的方式,打造了占地1.3萬平方米的南山水魔方水世界項目。”南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高汝亮說,完善的基礎設施加上優良水質,吸引了不少周邊游客前來游玩消暑。
南山水魔方水世界項目負責人王向陽告訴記者,由于天氣炎熱少雨,水上娛樂活動成為不少市民游客暑期游玩的優先選項。
“南山村空氣清新,池子里的循環水干凈,帶孩子在這玩開心更安心?!眮砘幢碧接H的南京游客胡女士說,她已經連續兩天到南山水魔方水世界游玩。
“除了淮北本地和探親游客,今年從徐州、宿州、永城等周邊城市來的游客也非常多。”王向陽說,從6月中旬至8月中旬,南山水魔方水世界接待游客2.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逾80萬元。
南山水魔方水世界項目不僅帶火了鄉村游,還增加了南山村集體和村民收入。目前,南山村每年可通過該項目增收46萬元,35名村民實現季節性就業。
“趁著放暑假,我在這里擔任安全員,每天工資70元,一周一結算。”南山村20歲的周浩翔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通過在南山水魔方水世界做暑期工,已經掙了2000多元。
“等到了秋季,我們將依托南山漢文化博物館發力研學游,把這片水上樂園變為研學游場所,讓孩子們盡情摸魚、捉蝦,體驗農事樂趣?!备呷炅琳f。
“小清邁” 氧吧深呼吸
■ 記者 阮孟玥
棕櫚葉沙沙作響,藤編躺椅上,手捧椰子水的游客正對著鏡頭綻放笑容。8月17日,蕪湖灣沚區六郎鎮易太村的“秋日花園”里,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這個被網友稱為“蕪湖小清邁”的網紅打卡地,正成為周邊市民游客的新寵。
沿清水河大橋駛入易太村,樹林環抱中的“蕪湖小清邁”猶如秘境。午后36℃的高溫下,這座占地20多畝的天然氧吧卻透出絲絲涼意:蔥郁的樹木過濾陽光,清水河自然水汽調節微氣候,藤編家具與棕櫚裝飾也成為了視覺降溫器。
“我們賣的不僅是飲品,更是場景,是一種旅游體驗。”咖啡店主理人邊做氣泡水邊告訴記者,這里單日銷量最高能有800杯。這片由村集體流轉土地打造的網紅打卡地,通過“場景消費”模式,吸引著眾多游客打卡、消費。
“從市區自駕半小時就能收獲度假感,發朋友圈大家都問是不是出國了。”“咔嚓”一聲,來自蕪湖市區的游客小程在棕櫚葉下按下快門,朋友圈收獲滿屏點贊。
10分鐘車程外的枕水官巷景區,水面經濟同樣火熱。孩子們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體驗水上槳板運動,父母在湖中心的亭子里納涼。
枕水官巷景區位于六郎鎮北陶村,三面臨水,自然稟賦優越。如今,由安徽中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開發的親水項目,讓北陶村這座千年水鄉煥發新生?!斑^去村民守著好山水賣不出好價錢,現在游客一次槳板體驗支付30元?!卑不罩袓樜幕糜斡邢薰矩撠熑送綮o說。水上槳板項目自今年8月1日營業以來,目前已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
無論是易太村“小清邁”的出圈,還是官巷景區水面經濟的火熱,這都是“旅游+”戰略下業態創新的生動寫照。近年來,六郎依托自然生態農業、歷史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優勢,不斷開拓集發展觀光研學、特色采摘、文體項目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新業態。
“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農文旅融合,拓展多元消費場景,同時串珠成鏈、推進全域旅游,讓游客能‘留得住’?!蓖綮o說,六郎積極打造鄉村旅游集聚區,通過和美鄉村建設、水生態修復等項目疊加,進一步提升枕水官巷4A級景區品質,新建益然香木榨園油菜博物館、“最福氛”小陶村、“青匠”非遺村落等一批鄉村旅游點。
月亮灣 不僅有漂流
■ 記者 張敬波
8月18日下午5時許,夕陽銜山,“皖南川藏線”涇縣蔡村鎮月亮灣村魚鱗壩網紅打卡地,依然人流如織,掛著各地牌照的車輛川流不息,操著各種方言的游客摩肩接踵,大家或品小吃、或啜咖啡、或戲水撿石,熱鬧得像趕大集。
來自南京的游客萬凱開著私家車沖過水壩,激起一大片水花,妻兒探過車窗,激動地哈哈大笑?!皠偛磐媪似鳎攘丝Х?,逛了老村子,意猶未盡。”萬凱早已預訂了魚鱗壩旁邊的民宿,準備好好吃一頓,夜里還可以吃露天燒烤,陪兒子唱卡拉OK。“要說避暑,皖南確是好地方,真正不虛此行。”
“晚上還能放煙花,燒烤唱歌,放松身心?!濒~鱗壩邊皖南印象民宿的負責人闞颯颯忙得不可開交。入夏以來,來月亮灣納涼避暑的游客紛至沓來,其中以滬蘇浙地區的游客為主?!白罡叻鍟r,每天有一百多桌,忙都忙不過來?!?/p>
“以前來過,那時候主要就是漂流,配套要差一些,現在住宿、游樂設施應有盡有,各種燒烤、咖啡業態層出不窮,令人流連忘返?!眮碜詿o錫一家商貿公司的負責人李逢春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涇縣蔡村鎮月亮灣是著名影視劇《月亮灣的笑聲》《月亮灣的風波》《渡江偵察記》《大江大河》取景地,這里屬于開放式景區,一路高山深谷,水域深淺不一,非常適合做各種漂流。作為“皖南川藏線”涇縣段的精華區域之一,月亮灣每年接待游客上百萬,特別是暑期,穿境而過的汀溪河成為游客漂流和戲水的打卡地。
蔡村鎮副鎮長翟雨婷告訴記者,該鎮境內目前有7個漂流景區,包括位于月亮灣景區的4個和龍映山、虎頭峽、青龍潭等3個。今年以來,該鎮漂流點共接待22.5萬人次;收入2180萬元。“我們堅持部門聯動,多措并舉,對于游客的投訴、咨詢等,及時交由相關部門處理,第一時間與求助游客取得聯系,問清訴求,與企業溝通,化解矛盾,全面營造良好旅游環境”。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