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合肥市廬陽區杏林街道一場特殊的匯報演出吸引了眾多居民。舞臺上39名“小演員”用情景劇、創意展示等形式,將對社區的觀察與思考搬上舞臺。這是杏林街道“小伢當家”暑期活動的成果展示現場,更是兒童參與社區治理的生動實踐。
“小伢當家”項目是杏林街道關工委、團工委為培養兒童社會參與意識而精心打造的兒童參與式品牌活動,是在黨建引領下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在社區治理中的創新實踐。通過組織調研、討論、實踐等環節,引導孩子們從“旁觀者”變為社區事務的“參與者”,使精細化管理更貼近居民需求,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群體的成長需求。本次匯報演出集中展現了80名兒童議事員的議事成果。
舞臺上的“小大人”:用表演訴說社區事?
“陌生電話不輕信,手表信息別亂發!”舞臺上,杏林派出所錢勇警官與兒童議事員們合作演繹反詐情景劇,當劇情推進到電話手表詐騙場景時,侯勇順勢向臺下觀眾講解防范要點,臺下掌聲陣陣。“窗簾之約”的表演溫暖了在場每個人的心。這個主題源于社區里鄰里之間的互助故事,孩子們用細膩的表演展現了鄰里之間通過拉窗簾這一小小的舉動,傳遞關愛、互相照應的溫馨畫面。表演不僅體現了社區的和諧氛圍,更讓大家感受到了鄰里互助的重要性。
在暑期,蔡雨橙和組員們親身探訪了雙橋社區的服務對象,為老人送菜,貼上窗花......他們還要規劃路線,在開學后的上下學路上,關注老人的“窗簾”信號。?
這場演出涵蓋七大主題,從重現廣德抗日兒童團的英勇事跡,到演繹鄰里互助的“窗簾之約”;從關注外賣騎手的辛勞,到設計友好社區標識......孩子們的表演雖顯稚嫩,卻透著對社會的細膩觀察。“我們發現社區里小朋友的自行車總亂停,就想建個專屬停車場。”參與“萌娃停車場”表演的查嘉奕說,他們的想法在舞臺上剛一呈現,就得到了居民們的認可。
多方助力:為兒童成長搭臺賦能
舞臺下,志愿者劉熠軒正幫小演員整理服裝。劉熠軒是安徽工商職業學院的志愿者,他為節目提供了部分音樂旋律,并且飾演了一名外賣騎手。參加廬陽區暑期“揚帆計劃”社會實踐的葉慧嫻也扮演了一名社區主任,她說:“從劇本打磨到排練走位,孩子們的認真程度超出預期。”他說,志愿者團隊不僅參與表演,更全程協助活動組織,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
這場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多方力量的協同。街道和轄區的廬陽中學鳳臺路分校、杏林小學、南門小學上城國際分校、紅星路小學北環陽光校區積極推動家校社聯動,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把思政教育融入社區場域。其中紀念廣德抗日兒童團的表演格外引人深思。小戰士和現代學生的對話,再現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他們的表演雖簡單,卻讓在場觀眾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的愛國情懷和不屈精神,也讓孩子們在參與過程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另外,杏林派出所和街道綜治辦將反詐教育融入表演,讓安全知識更易被接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場提供體重健康知識指導。“孩子們的奇思妙想需要土壤,我們做的就是搭建平臺、保駕護航。”杏林街道負責人表示。
兒童提案成功落地,萌娃停車場與新標識亮相社區?
在“小伢當家”暑期活動中,兒童議事員們提出的多項提案已成功落地,為社區生活帶來了切實改變,其中萌娃停車場的建成和友好社區標識的安裝尤為引人注目。?
此前,社區內兒童自行車、滑板車等車輛隨意停放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居民,不僅影響社區環境整潔,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兒童議事員們經過實地調研、討論,提出了建立萌娃停車場的提案。上城社區參考孩子們的想法,迅速組織力量推進落實。如今,萌娃停車場已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劃分出了清晰的停放區域,地面還繪制了可愛的卡通圖案,既方便了孩子們停放車輛,又為社區增添了一抹童趣。?
同時,孩子們設計的友好社區標識也已在社區部分角落安裝完畢。這些標識融合了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楊斯博以哪吒為元素繪圖,表達觸電危險;有的以拐杖和紅領巾為圖案,代表鄰里間的互助友愛。它們不僅美化了社區環境,更時刻提醒著居民們共同維護友好的社區氛圍。劉鄒菡的家長也參加了演出,她說:“孩子的建議能夠在社區落地,讓他切實感受到聲音被傾聽、重視,極大激發了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與自豪感。”
“小伢當家”既是廬陽區城市精細化管理向社區“微治理”延伸的成果,精準解決了社區實際問題,也讓孩子們體會到城市治理的溫度與精度,為精細化管理注入童真活力。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