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覺得政策文件離咱們太遠,現在年輕干部每月來黨小組開會,把‘大道理’講成‘家常話’,解開了我們的很多困惑。”黃山市黃山區新豐鄉盛洪村沈村黨小組會上,黨員村民吳東輝深有感觸地說。
去年7月以來,新豐鄉開展年輕干部成長與基層治理效能“雙提升”行動,創新實施“年輕干部聯系黨小組”計劃。全鄉22名年輕干部常態化下沉到18個村黨小組,解讀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等政策,在基層一線搭建起聯結黨群、貫通上下的“連心橋”,讓頂層設計在“最后一公里”可感可及。
“新豐村12組水塘已多年未清淤,不方便灌溉,能不能把淤泥清一清?”“部分路燈年久老化,夜間不亮,影響正常通行安全,希望能修一修。”——新豐鄉青年干部黃柔的筆記本里,記錄著一次次黨小組會議上的百姓訴求。
“以前在辦公室寫材料,很難切身感受到基層需求,真正沉下去才發現,哪怕是調解鄰里宅基地糾紛,都得講究方式方法。”談及聯系黨小組的收獲,黃柔深有感觸。
新豐鄉不僅將黨小組打造成淬煉本領的“練兵場”,還建立了“傳幫帶”機制——經驗豐富的村“兩委”成員、老黨員化身“實踐導師”,手把手傳授群眾溝通“心法”、矛盾調解“真經”。在導師引領下,許多年輕干部實現從“怕打交道”到“善打交道”的華麗轉身。
“這些年輕人腦子活、肯吃苦,不僅能解決問題,還給黨小組注入活力。”新豐鄉豐溪村黨小組組長肖利對此贊不絕口。
截至目前,新豐鄉年輕干部們累計收集環境整治、秸稈禁燒等建議31條,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1件,讓基層聲音直達鄉黨委決策“神經中樞”。
“年輕干部沉下去,民心民意才能聚起來。”新豐鄉黨委書記王冬平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駐組聯心”計劃,通過構建問題解決閉環機制、拓展聯系服務范圍,讓年輕干部在廣闊鄉村“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使鄉黨委決策更貼民心、更接地氣,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澎湃不息的“青春動能”。
(本報記者 李丹青 本報通訊員 吳慧 王浩吉)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