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以創促學,以智賦能
為豐富課后延時服務內涵,提升學生科技素養與動手能力,靈璧縣大路初級中學創客教師團隊積極探索“創客+項目化學習”模式。以“興趣導向、任務驅動、實踐為本”為指導思想,依托校內創新實驗室,我們努力營造充滿創造力與協作精神的學習空間,點燃學生心中的科技夢想,助力“雙減”落地見效。
二、課程項目亮點展示
1. 【萬物互聯】——圖形化編程與物聯網設計
借助圖形化編程工具與物聯網套件,學生圍繞生活中的問題設計智能解決方案:自動感應夜燈、溫濕度智能監測器、門禁報警系統等。編程學習由淺入深,搭配傳感器模塊操作,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邏輯思維、數據交互與系統集成的基本方法,體驗到了“代碼讓生活更智慧”的魅力。
圖注:學生調試自主開發的智能設備功能
2. 【星辰大海】——火箭制作與發射
在“火箭制作與發射”活動中,學生以小組形式協作完成火箭模型的設計與制作。課程從空氣動力學原理入手,指導學生動手搭建、測試、優化模型結構。最終,伴隨著倒計時聲與歡呼聲,火箭騰空而起,劃破天際。這一過程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合作能力,更激發了他們對航天科技的濃厚興趣。
圖注:學生合力完成火箭發射準備與發射測試
3. 【智啟未來】——本地人工智能平臺搭建與使用
學生在創客課程中首次接觸本地人工智能系統的搭建與使用。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了如何部署輕量化AI平臺,并實際運行AI繪畫模型,生成富有創意的藝術作品。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運行機制,感受“未來已來”的科技魅力。
圖注:本地AI平臺生成的學生AI圖像創作作品
4. 【飛越藍天】——無人機模擬器飛行訓練
通過專業無人機模擬器,學生模擬完成“航拍路徑規劃”“穿越障礙物”“精準降落”等飛行任務。課程中穿插飛行物理知識、安全飛行規范及無人機應用案例,幫助學生構建系統認知,提升空間感知與操作能力。模擬飛行環境既保障了訓練安全,也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沉浸感。
圖注:學生正在完成無人機模擬飛行任務挑戰
三、實施過程:科學管理,分層推進
系統規劃:結合學生興趣與課程節奏,合理設定教學目標,科學安排教學進度,保障各類器材充分使用與維護;
教學策略:采用“講授 + 操作 + 展示”的漸進式結構,鼓勵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
多元評價:融合過程觀察、成果展示、項目匯報等方式,形成“成長導向”的評價機制;
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立分層任務,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在創客學習中獲得自我突破。
四、成果總結:以學促創,以創促長
本學期共有二十余名學生持續參與創客延時服務課程,完成多個創意項目,展現出強烈的學習熱情與實踐能力;
成立了“火箭小組”“AI實驗組”等多個興趣團隊,推動跨年級互動與項目合作;
學生自主完成設計、編程與調試環節,顯著提升了信息素養、動手能力與團隊精神;
成果已在校內展演活動中多次亮相,贏得師生家長一致好評,樹立起延時服務課程的新典范。
五、特色價值:創客課堂助推“雙減”落地
通過豐富而富有挑戰的創客活動,本學期的延時服務不僅有效緩解了課后看護壓力,更讓學生在科技探究中體驗成長,在項目實踐中提升素養。它突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真正體現了“雙減”背景下“減負增效、提質拓能”的目標。
結語
創意在指尖綻放,夢想在火箭升空中啟航。靈璧縣大路初級中學將繼續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拓展創客課程邊界,打造更具創新力與成長性的課后延時服務體系。愿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創”的旅途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