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學院團委副書記 汪 洋
今年,我校深化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立項國家級、省級、校級等團隊48支,圍繞中華文化傳承、鄉村振興促進、基層志愿服務等方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長期以來,我校與各地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廣泛合作,結合地方發展的實際需求,組建“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精準發力、持續賦能。
我校文化與傳播學院“陶出新彩 藝路生花”實踐團隊前往界首市開展全國非遺彩陶文化的傳承與調研活動。團隊結合專業學科優勢,拍攝鄉村推介視頻、非遺彩陶紀錄片,撰寫新聞稿件、口述史、調研報告,揭示非遺傳承、鄉村發展的深層底色,活化非遺傳承的故事。
經濟管理學院“牽‘齊’小手·‘經’心呵護”實踐團隊再次走進休寧縣齊云山中心小學。兩年多來,團隊開設“趣味運動營”“小小創業者”“時間小管家”“跟著地圖看中國”等系列課程。從最初單純的課業輔導到現在涵蓋德、智、體、美、勞的“五育課程包”,這顆用青春與專業澆灌的種子在鄉村的土壤里扎根生長。
化學化工學院二十余名學子組成三支實踐隊伍分別涌向祁門縣祁紅鄉、休寧縣商山鎮黃村以及歙縣的企業。在祁紅鄉的溪澗邊,學子們化身水質“健康偵探”,把健康飲水的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在黃村的老屋里,學子們創新方式將紅色故事講給年輕人聽。在歙縣企業的車間里,學子們讓“綠色減排”不再停留在課本上,而變成車間里實實在在的改變。
這個夏天,我校與各地深化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子們用實踐作答何為擔當,是把專業變成力量,把熱愛變成行動,在祖國需要的地方書寫生動答卷。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