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慶經開區老峰鎮堅持把志愿服務作為深化基層治理、涵養文明新風的重要載體,聚焦“品牌塑造、資源整合、精準對接”三大關鍵,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志愿服務這篇“大文章”,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老峰大地”蔚然成風。
塑品牌,做強“磁力場”,匯聚志愿強動能
老峰鎮立足轄區企業集聚、新老小區并存、人口結構多元的特點,著力打造具有辨識度和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品牌,形成強大“磁吸效應”。 整合轄區企業黨員、技術骨干、青年員工力量,組建“老峰益企幫”志愿服務隊,聚焦企業職工需求,常態化開展“政策入企宣講”“技能提升微課堂”等活動,架起政企“連心橋”,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積極發動社區老黨員、老教師等“銀發力量”,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成立“鄰里調解室”“紅色故事會”等特色小分隊,發揮長者經驗優勢,在矛盾調解、文化傳承、關心下一代等方面貢獻智慧,讓“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在老峰鎮漸成風尚。
優整合,畫好“同心圓”,拓展服務新維度。
老峰鎮精準對接“民之所盼”與“社之所能”,打破壁壘、整合資源,推動志愿服務從“單兵作戰”向“協同聯動”升級,服務半徑持續延展。建立線上線下聯動的“群眾點單-所站派單-志愿接單-群眾評單”服務機制。通過網格走訪、代表議事會等方式,動態收集居民需求清單。統籌轄區機關、企業、學校、醫院等資源形成供給清單,實現精準對接、高效服務。構建“1+N”志愿服務聯盟,定期進社區、入企業開展義診和健康講座;聯動司法所、法律顧問成立“法潤老峰”服務隊,提供法律咨詢援助。持續開展“優秀志愿者”評選表彰活動,大力宣傳扎根基層、服務一線的感人事跡,讓“好人好事”從“盆景”變“風景”,激發更多居民、企業員工從“受益者”轉變為“參與者”,共同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大“同心圓”。
重精準,搭好“連心橋”,提升群眾獲得感。
老峰鎮堅持“群眾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跟進到哪里”,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重點群體和民生痛點,提供靶向精準的“暖心套餐”“銀齡關懷”志愿項目,為高齡、獨居老人提供定期探訪、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智慧助老”行動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防范詐騙;“老年食堂”志愿崗持續運營,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四點半課堂”為雙職工家庭子女提供課業輔導;“防溺水宣傳隊”筑牢暑期安全防線;增進居民歸屬感。“就業直通車”志愿服務鏈接企業用工和居民求職需求;“技能加油站”為企業新入職員工、轉崗人員提供崗前培訓和技能提升;“便民服務大篷車”定期開進安置小區、企業生活區,提供理發、維修、磨刀等“家門口”服務。針對轄區企業大量新就業群體和外來務工人員,志愿者為其提供政策咨詢、租房信息、子女入學幫扶等“一站式”服務,幫助他們更快扎根老峰,盡早實現安居樂業。
通過這一系列精準化、常態化的志愿服務項目,老峰鎮有效解決了居民群眾和轄區企業的諸多“急難愁盼”,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實現了志愿服務的“精準滴灌”和“落地生根”,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居民,有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汪濤)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