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號,合肥師范學院大一學生們暫別了才見面不久的家人,踏上了前往阜陽市阜南縣蔡郢萬莊小學的路途。這支隊伍的組成別開生面,他們來自合肥師范學院的音樂學院和化學學院。這一次,他們成立了阜陽市阜南縣蔡郢行知學堂,聚焦基層學校的留守兒童,溫暖接力“行知”力量。
起點:環境艱苦,但腳步不停
鄉村土路旁蜂群嗡嗡作響,給路過的行人留下深刻印象。颯颯風打樹林聲,似是在歡迎這群年輕人的到來。 一上午的顛簸行程,青年學子們終于抵達了萬莊小學的大門口。
圖為行知學堂成員抵達萬莊小學時對萬莊小學的門頭所拍的照片。賈震 供圖
“非常感謝你們來我們萬莊小學支教,孩子們都非常期待你們的教導!”校長的聲音洪亮,長年累月的基層教學和農活在他身上留下了重重的痕跡。“我們暑期讓孩子們來到學校集中管理,既可以給孩子們進行學習上的教育,還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他們的安全。你們的到來,能夠很大程度上分擔我們的壓力。”一名99后的青年教師笑著對合師學子說。
在一名男老師的帶領下,合師學子來到了他們在這里的宿舍。這些宿舍都是曾經一任又一任行知學堂的合師學子曾經“戰斗”時的溫床,一打開門,一件合肥師范學院的藍色文化衫就掛在最顯眼的位置。“哈,上一屆的學長還給我們留下了一件衣服作為傳承。”行知學堂的領頭羊付宇恒回頭對組員們笑著說道,“這也太破了吧,真的能睡嗎?”“好了兄弟們,我們不是來享受的,我們是來給這些學生們帶來知識的。抓緊收拾,干起來吧。”隊長的話語回響在此時還空蕩的宿舍,似乎與一代又一代前任學長學姐們的期盼交織,用汗水共同譜寫這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精神接力。
圖為行知學堂成員抵達宿舍時的照片。賈震供圖
基層教育之憂:教育資源不平衡不充分之痛
7月6號,合師學子同萬莊小學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工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曾經,我們學校的老師還是很多的,隨著生活質量上去了但教師的工資沒有漲多少之后,部分老師就選擇到市里去教書了。”校長說這句話時,手上拿著一個相框。“這是以前全校的孩子都很喜歡的老師,帶了好幾屆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后來因為個人原因選擇到城里教書去了。人家要走,我們總不能攔著不是。”校長的言語中流露出滿滿的不舍。
“俺們在這燒飯都有七八年了,俺家孫女現在就在這讀一年級,你們就放心吧,俺燒飯絕對既健康又好吃。”看到行知學堂的成員們坐下來同她聊天,掌勺的大娘似乎誤會了什么,以為是這群城里來的青年怕飯菜不衛生,急忙解釋。在交談中成員們了解到,整個阜南縣就這一所暑假開設的小學,附近的孩子們很多都在這里接受教育。慢慢地,天暗了下來。“竟然有這么多的星星。”其中一名成員驚訝地說。隨著所有人都抬起頭來,當工業化過渡的城市中見不到的美景在這群青年眼中展開時,他們的贊嘆聲此起彼伏,院子外的知了不斷地叫著,與他們形成了清亮的合奏,在小學中不斷地回響。成員王金宇深受啟發:“我們行知學堂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要給這里的孩子們帶來知識和美好,還要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里,讓發展惠及到這里。”
開班:合師小先生與萬莊小學生的奇妙碰撞
7月7號,伴隨著雞鳴聲和孩童們的上學聲,行知學堂的成員們開啟了在這里的第一課。首先上午的第一節課正是組長付宇恒,組員周宇琪與五年級大朋友們的見面。在課堂上,他們幽默風趣的自我介紹打破了和孩子們之間的隔閡。
付宇恒和同學們在課上友好相處。周宇琪供圖
付宇恒和周宇琪共同為五年級學生授課。曹安倩供圖
很快他們已經能夠叫出每一個同學的名字。成員周宇琪充分考慮到了有些孩子可能內心細膩但是不善表達,于是讓他們將想說的話寫在紙條上交上來,課后小老師一個一個回信。很快下課時間到了,兩位小先生收獲滿滿地走出了教室。
圖為五年級一名女生寫給老師的自我介紹。付宇恒供圖
上午第二節課課鈴響起,成員王赟走進了一年級小朋友的教室,在課堂上,她運用自己在大學的專業知識帶領著一年級的學生們學起了《送別》這首經典的歌曲,郎朗童聲撫著夏日的清風,飄散在整個校園,給每個聽到的人帶來了內心的撫慰。相信她婉約的歌喉一定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了名為音樂的種子,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顆種子會破土發芽,變成一棵參天大樹。
圖為王赟同學在課上教導一年級學生唱歌。曹安倩供圖
恰逢“七七事變”88周年,音樂學院的張世豪同學深知學習的核心是愛國,于是他帶領六年級的同學們聆聽并學習了《強軍戰歌》《歌唱祖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紅歌。在課上,莊嚴肅穆的歌曲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抗戰年代英勇烈士們的偉大奉獻精神,不少同學為之落淚。
圖為張世豪同學在課上進行自我介紹。賈震供圖
當賈震走進幼升小學生的班級時,齊聲的“老師好”讓他詫異。他原本以為這最小的孩子們可能十分難管。沒想到他們是這么的可愛純真,不論是和誰說話還是上廁所,他們都會乖乖地舉手向老師請示。當賈震在課上問他們喜不喜歡自己時,那一張張小臉上綻放的笑容直接治愈了他的心靈。
幼升小班級孩子們合照
賈震給幼升小班級授課。周宇琪供圖
一天的課程很快就結束了,曹安倩同學和同學們依依不舍,她站在放學排隊的隊伍面前,看著每一位同學走出校門,叮囑著他們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晚上早點入睡,期待著明早的再次見面。
圖為曹安倩放學時與同學們的合照。付宇恒供圖
總結:路漫漫其修遠兮
合師學子們深知,今天只是一個起點。在傳遞“行知”精神,深入基層教育的道路上,合師青年一定會奮勇前進,與基層教師們攜手,呵護萬莊小學孩童們稚嫩的笑顏。看著孩子們背著大書包在晚霞下奔跑的背影,他們心中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