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安慶經開區老峰鎮積極探索公益影音播放新路徑,通過創新推行“群眾點單+志愿配單+融合上單”的服務模式,有效破解了傳統公益影音播放形式單一、效能不足等問題,為鄉村文化生活注入了新活力,繪就出一幅光影交織、服務貼心、文明浸潤的鄉村文化生活新畫卷。
群眾點單:需求精準對接,服務“按需上菜”
老峰鎮結合“周三夜訪”等工作,深入群眾開展走訪調研,到田間地頭和村民家中宣傳“點單”途徑,將公益影音播放的“遙控器”交到群眾手中,并規范點單、選材、播放全流程,將開門“接單”落到實處。村民可通過面談、電話等多種便捷方式“下單”,建立起“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動式、菜單式服務,讓“文化下鄉”叫好又叫座。這一模式變“我播你看”為“你點我播”,讓群眾從“觀眾”變為“主角”,公益影音成為群眾家門口的“文化自選超市”,服務精準性和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志愿配單:志愿傳遞新風,服務“應時而動”
老峰鎮打破固定時間地點播放的常規,探索“預約式”播放,將公益影音與鄉村治理和移風易俗深度融合。群眾可在紅白喜事等特殊節點,向所在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前預約播放的時間與地點。所在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根據實際需求,出借宣傳音響等播放設備,精準匹配播放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婚育新風、交通出行等宣傳語音,已累計播放10余場次。這種形式巧妙地將影音藝術與弘揚文明新風、抵制鋪張浪費和陳規陋習相結合,使公益影音播放成為傳遞時代新風、普及科學知識的生動載體。
融合上單:融合多元服務,打通“最后一米”
老峰鎮積極聯動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職能部門,整合各類資源,融合多元服務,讓公益影音播放成為綜合性惠民服務的“黃金時段”和“人氣平臺”。在送戲(電影)下鄉演出前10分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群眾抵制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等不良習俗;在演出間隙,開展心理疏導、政策理論宣講、科普宣傳、應急避險、衛生健康等多樣化文明實踐活動,弘揚文明新風。這一模式將單純的光影盛宴升級為集文化娛樂、便民服務、思想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惠民平臺,以寓教于樂、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公益影音+”的疊加效應充分釋放,實現了文化服務與民生需求的精準對接和效能倍增。
老峰鎮通過“三單”式服務的創新實踐,不僅提升了公益影音服務效能,更構建起集理論宣講、文明實踐于一體的鄉村文化服務網絡,讓文化惠民工程在老峰鎮真正扎下了根、開出了花、結出了果,展現出一幅光影交織、服務貼心、文明浸潤的鄉村文化生活新面貌。接下來,老峰鎮將持續深化“文明實踐+”模式內涵,聚焦群眾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對接更多資源,將理論宣講、文化活動融入群眾日常生活,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余妍)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