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地下空間的無聲戰場上,有這樣一位“地下尖兵”:他手握技術“利刃”,腳踏鋼筋鐵骨,以血肉之軀與復雜地質較勁,用創新智慧破解施工難題。他,就是中共黨員、工程師,深圳地鐵22號線項目副經理邱濤。十三年櫛風沐雨,從蓉城地底到金陵隧道,再到鵬城的地下動脈,他用熱血澆筑出一條條城市生命線,書寫著新時代建設者的奮斗傳奇。
淬煉地鐵建設“硬核本領”
自投身地鐵建設事業后,邱濤便化身不知疲倦的“鋼鐵戰士”。在成都地鐵施工現場,面對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他帶領團隊連續數月駐扎一線,白天穿梭于隧道深處,晚上鉆研技術方案,憑借“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轉戰南京地鐵項目時,他負責的盾構及車站建設任務重、標準高,邱濤創新性地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帶領團隊以“毫米級”精度推進工程,提前完成建設目標,樹立了行業標桿。這些寶貴的實戰經驗,讓他成長為地鐵建設領域的“多面手”,也為深圳地鐵22號線建設積蓄了磅礴力量。
鐫刻奮斗路上“閃耀勛章”
邱濤以極致的專業態度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在職業生涯中收獲累累碩果。2018年,他因勇于擔當、甘于奉獻,榮獲公司“先進工作者”稱號;2019年,憑借在地鐵建設中的突出貢獻,被授予中鐵北京局“勞動模范”殊榮。這些榮譽的背后,是他無數個挑燈夜戰的堅守,是對工程質量的執著追求。作為團隊“領頭雁”,他始終將員工成長放在心上,通過“傳幫帶”培養出一批技術骨干,帶領團隊多次斬獲行業大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
勇闖技術革新“無人區”
在邱濤眼中,地鐵建設不僅是體力的較量,更是智慧的博弈。他聚焦施工痛點,潛心鉆研技術創新,成功研發《一種盾構機外循環水裝置》《盾構施工門式起重機動力電纜轉換系統》等專利,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他撰寫的《富水砂層盾構始發控制方法》等論文,結合實戰經驗,為行業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技術參考。參與的QC成果《提高盾構始發垂直冷凍加固一次驗收合格率》,更是直接為企業節省成本數百萬元,用創新驅動地鐵建設高質量發展。
織密安全質量“防護網”
如今,邱濤扛起深圳地鐵22號線民樂站建設重任。面對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挑戰,他化身“安全衛士”和“質量判官”,每天雷打不動深入施工現場,從土方開挖到盾構推進,從鋼筋綁扎到混凝土澆筑,每個環節都親自把關。為確保施工安全,他創新建立“網格化”安全管理體系,將責任細化到個人;在質量管理上,推行“首件制”和“樣板引路”,從源頭把控質量。正是這種“零容忍”的態度,讓民樂站建設始終保持“零事故、零缺陷”,成為行業安全質量標桿。
書寫勞動精神“新答卷”
暴雨突襲的深夜,邱濤蹚著齊腰深的積水搶修排水系統;烈日炙烤的基坑旁,他頂著40℃高溫反復測量數據;施工現場,他的安全叮囑聲總是響徹云霄......這些平凡而又震撼的瞬間,構成了他最真實的工作寫照。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用行動詮釋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作為一名建設者,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成為地鐵建設一線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未來,邱濤將繼續扎根地鐵建設一線,帶領團隊向更高目標發起沖刺。他堅信,只要心中有夢、腳下有力,定能在城市地下空間這片熱土上,澆筑出更多精品工程,讓一張張藍圖成為四通八達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