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紅色研學一號線,走進獨山革命舊址群、蘇家埠戰役紀念園、許繼慎紀念園、中共六安中心縣委舊址;在金寨縣鄂豫皖紅軍紀念園,唱紅歌、重走長征路,體驗紅軍生活;走進霍山縣六萬情峽景區,沉浸式觀看《大別山傳奇》實景演出......近年來,六安市依托紅綠交融資源優勢,積極打造“研學大別山,行走的思政課”研學旅游品牌,將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讓紅色教育可觸可感。
據了解,目前,六安市已成功創建3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10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5個安徽省二十佳館校共建紅色旅游教育基地。
“六安市堅持‘大思政課’育人格局,整合全市文旅資源和教育資源,出臺推進‘研學大別山 行走的思政課’研學旅游(研學實踐)發展的實施意見。”六安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秦國偉介紹,該市將分散零落的紅色資源串珠成鏈,面向各類研學旅游需求,系統開發短、中、長期研學旅游精品課程50余項,將知識傳授、價值引領與實踐感悟有機結合,做到全方位育人。其中,整合市內紅色遺址遺跡和場館,推出紅色研學旅游主題線路20條,與湖北省黃岡市、河南省信陽市簽訂《大別山紅色研學旅游聯盟合作協議》,聯合打造“革命大別山 紅色鄂豫皖”精品線路,共同推動大別山紅色研學旅游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在夯實基礎、規范發展的同時,六安不忘在提升研學體驗上下功夫。該市持續構建研學旅游新業態、新場景,提升“學”與“游”體驗感。安徽省首部大型實景抗戰題材劇《大別山傳奇》、安徽省首個沉浸式紅色主題密室《紅夜》、航空航天國防教育營地、安徽三線軍工博物館等相繼落地運營。將科技與紅色研學深度融合,不斷創新紅色文化呈現形式,打造出一批數字化、沉浸式的紅色文化體驗項目。今年“五一”假期,霍山縣六萬情峽景區的《大別山傳奇》,單日最高觀演人次超9000,假期累計觀演人次達2.9萬。該情景劇通過現代舞臺創意和科技手段,把霍山軍民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鮮活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在舒城文翁研學旅游小鎮,憑借當地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資源,把紅色教育與勞動實踐融合,推出“茶透綿紅情”研學課程,讓體驗者不僅能聽到毛澤東同志視察舒茶的故事,還能學習茶文化歷史。
六安市還積極加快對外推介的步伐。去年以來,該市先后赴上海、南京、合肥等重點客源地舉辦主題推介會20余場,開行“樂游長三角”六安紅色研學旅游專列。通過紅色線路串聯紅色地標,以“專列+景區+革命舊址+紀念場館+移動課堂”的模式,吸引外地學生來六安體驗紅色之旅。
■ 本報記者 唐歡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