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醫院的檢查結果互認太好了,不用重新做檢查,省錢又省心。”近日,在阜南縣中醫院,患者家屬郜先生感慨地說,現在醫生點擊幾下鼠標就在線調閱到他父親的影像檢查結果,免去了重新排隊做檢查的煩惱。
不同醫院間檢查檢驗結果不能互認等問題,不僅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還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和時間成本。阜南縣紀委監委緊盯群眾看病就醫這一急難愁盼問題,把拆除醫院間的“數據圍墻”和推動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作為辦好群眾身邊具體實事的重點內容,主動靠前監督、跟進監督,著力破解多頭檢查、重復檢驗等頑瘴痼疾,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為打破縣域內醫院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數據互聯互通,該縣紀委監委督促縣衛健委對全縣35家公立醫療機構開展調研,圍繞如何實現互認、哪些醫院之間可以互認、哪些項目能夠互認等環節,明確互認清單項目、范圍、標準以及保障措施等內容,確定醫學影像檢查項目三類309項、臨床檢驗類項目四類42項。
不僅如此,該縣紀委監委還組織衛健、醫保等有關部門會商,推動醫院全面完成檢查檢驗目錄對照并接入智聯網自動傳輸,構建一體貫通“數據庫”,實現檢查檢驗結果跨醫院即時調閱、互通互聯,并增加檢查檢驗調閱等功能。
重復檢查檢驗,是患者就醫過程中面臨的一大痛點。為此,該縣紀委監委聚焦強化協同監督,聯合縣職能部門,成立督查小組,通過調取互認記錄、查看上傳信息、走訪醫務人員、回訪患者等方式,著力發現“應認不認”問題,監督推動醫學檢查檢驗互認工作落實。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阜南縣已累計互認1918人次,為患者節省費用44萬余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緊盯醫療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和醫療機構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讓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李鵬 通訊員 張健)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