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當天,合肥師范學院圖書館閱讀空間內座無虛席,一堂別開生面的閱讀課正在這里進行。該校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院長朱桂蘭教授以“未來食品”為主題,將人工智能、徽菜文化與可持續農業等前沿話題巧妙融合,通過“可嘗、可思、可創”的互動體驗,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閱讀盛宴。
據悉,這是合肥師范學院“‘閱+歷’讀書講堂——‘科創十講’”系列課程的第五場。作為該校通識選修課“閱+歷”講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由10位不同學科領域的教授共同授課,緊扣今年世界讀書日“閱讀:通往未來的橋梁”的主題,將閱讀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跨學科視角探索知識。
與傳統課堂不同,這門課的“教室”設在圖書館閱讀空間內。學生們四人一桌,圍坐于書香環繞的環境中,形成了獨特的學習氛圍。盡管課程名稱聽起來略顯嚴肅,但在學生中間卻是不折不扣的“網紅課”,甚至出現了“手慢無”的搶課現象。
“選課的時候競爭特別激烈,只有60個名額,我很幸運搶到了。”該校生物科學師范專業大一學生唐誠碩表示,這門課讓他深刻體會到閱讀不能浮于表面,而需要深入思考、反復品味。
據該校教務處處長錢立青介紹,“閱+歷”讀書講堂最初于2023年作為名家導讀報告會推出,因廣受學生歡迎,于2024年秋季升級為公選課。本學期推出的“科創十講”邀請了10位來自不同學科的教授,涵蓋樂律、符號、畫面等多元化“閱讀”形式,旨在通過“閱讀增歷,求知踐行”的方式,打破學科界限,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此外,合肥師范學院還以“書香校園”建設為契機,制定《第十四屆“書香合師”讀書月活動方案》,推出“共讀一本書”“悅讀·觀影”等21項特色活動,并通過評選“書香班級”“讀書標兵”等方式,營造濃厚的校園閱讀氛圍。(通 訊 員 周 倩 記者 黃 慧)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