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傳統管道檢測領域存在老化檢修成本高、人工檢測效率低等問題,目前管道檢測亟須智能化、自動化。隨著工業4.0的推進,許多企業對智能化設備的需求增加,管道機器人在城市基礎設施維護、油氣管線檢測、水下勘探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智測匯通”本科生團隊推出了基于線驅動變胞的雙態特種管道檢測機器人系列產品,包括管道檢測機器人特種設備和圍繞該設備打造的“基于視覺SLAM的智能檢測系統”和“基于聲振信號的管道病害診斷系統”,并設計開發了配套的軟件系統,能實現管道檢測數據信息可視化,方便用戶進行分析管理。此外,還提供管道動態健康AI分析平臺訂閱選擇,打造最專業的“檢測-監控-評估-反饋”一體化數字平臺。
核心產品是一種基于線驅動變胞的雙模態管道檢測機器人檢測設備,采用分體式變形設計,避障能力、攀爬能力強,能通過兩種形態切換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過程中復雜的工作環境;分體間采用柔性連接結構,可自適應管徑變化。該裝備能夠搭載不同模塊,實現一機多用,通過更換搭載設備,可完成管道數字化測量、管道檢測、可視化巡檢等工作任務。配套主從分體式控制方法使得該裝備具有自動化程度高,輕巧靈活的特點,能夠高效完成檢測任務。
考慮到在實際應用中不同的復雜場景,為滿足用戶需求,團隊設計開發了基礎版和工業版兩款機器人產品:基礎版適用于市政管道等環境相對簡單的場景;工業版適用于石油化工領域等環境較復雜的場景。
檢測系統方面,他們研發了“基于視覺SLAM的智能檢測系統”(應用于基礎版、工業版)和“基于聲振信號的管道病害診斷系統”(應用于工業版),檢測精度高、敏感度高,具備較為先進的技術優勢。
此外,他們計劃在未來收集海量數據進行模型訓練,開發出可提供3D可視化界面,具備高精度缺陷檢測能力的AI分析平臺,能夠評估管道動態健康,進行問題診斷和未來使用周期預測;在長距離輸油輸氣管道、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業廠區管道系統等大型應用場景中,逐步實現多機器人孿生協同建模。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