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服務管理,一頭關乎群眾的民生幸福,一頭關系企業的穩定發展。寒假期間,安徽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社會實踐隊赴馬鞍山、六安、安慶等地,深入紫元物業、邦達物業等10余家物業公司開展專題調研活動,用腳步丈量民情,以青春智慧賦能基層治理。
調研期間,團隊圍繞“服務標準”“居民滿意度”“智慧社區建設”及“打造美好生活目的地”等議題累計走進物業公司,面向物業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展開訪談50人次,累計完成10余場集體座談,整理訪談記錄10萬余字。
圖為團隊成員走進馬鞍山市紫元物業,與物業經理面對面交流
“物業組織贈送春聯,大家有時間都可以來管理處領取”,在馬鞍山市紫元物業,實踐隊員與社區書法愛好者一同書寫春聯,200余副手寫春聯傳遞溫情。“我們通過‘我們的節日’、‘我為業主辦實事’特色做法,讓管理更有溫。”物業負責人介紹。懸掛的紅燈籠與居民的笑臉相映成趣,勾勒出基層治理的溫暖底色。
圖為實踐隊員在社區參與“書春聯·送新福”的活動
在六安市邦達物業管理的智慧社區,實踐隊員幫助居民王爺爺通過“連心橋+掌上辦”數字化平臺提交報修申請。“以前換個燈泡要跑物業辦公室登記,現在動動手指就能預約上門服務”居民王爺爺滑動手機界面感慨道。
圖為團隊成員在六安市邦達物業了解“連心橋+掌上辦”數字化平臺的特色做法
在安慶市晨東物業服務的某老舊小區,物業經理向實踐團隊介紹了“六尺巷調解法”,“讓”是方法,“和”是目標。“‘六尺巷調解法’體現了傳統文化在基層治理中的現代價值,實踐調研中我們既是基層治理的觀察者,也要在基層經驗中尋找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實踐隊員臺昌俊在調研報告中寫道。
從2024年暑假以來,該團隊走進物業、走進社區、走進居民,用腳步丈量問題,用數據描繪矛盾,深挖居民與物業之間的矛盾及成因,探尋基層治理的“新方法”,讓青年在社區治理中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用“青能量”助力基層管理服務提質升級。(臺昌俊 趙玉婷)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