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正值全國科普日之際,首屆科普翻譯與跨學科專業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健康與營養研究所信息中心勵志廳成功舉行并圓滿結束。此次研討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60名專家學者、學界及企業界代表,共同探討科普翻譯與跨學科專業的發展。作為媒體支持單位,賽氪網全程參與了此次盛會的報道與宣傳。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翻譯協會翻譯服務委員會、上海市閔行區科學技術協會等指導,上海市閔行區翻譯協會主辦,并得到了上海市外文學會、上海市科技傳播學會、上海市健康科技協會科技傳播(國際)工作委員會、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等多家單位的聯合主辦與協辦。同時,高等教育出版社、科普之星雙語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九三學社上海健康醫學院支社等機構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在開幕式上,上海市閔行區翻譯協會副理事長周煒和戴融融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詞,對科普翻譯與跨學科專業的發展表示深切關注和高度評價。他們強調,科普翻譯在科學普及和知識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跨學科專業的發展對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至關重要。
研討會的主旨發言環節精彩紛呈。上海市閔行區翻譯協會理事季子涵以其專業的主持風格確保了討論的順利進行。理事長阮俊斌首先發言,聚焦于高校科普翻譯與教育人才培養的創新發展,分享了高校在科普翻譯教學、科研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心得體會。隨后,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孫海琴老師就中小學科普拔尖人才育苗課程的經驗和成果進行了分享,為與會代表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在研討會的討論環節,與會代表圍繞科普翻譯教育、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上海市閔行區翻譯協會顧問委員會主任翁國強先生就翻譯標準的申請與制定發表了精彩演講,為與會代表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此外,來自高等院校、師范類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多位代表也分別就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進行了分享。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新時代科普人才應具備科學素養、翻譯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以便在國際交流中有效傳播科學知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代表們提出了多種人才培養策略,包括優化課程設置、強化實踐教學、促進跨學科合作、增加與國際學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等。
在閉幕式上,科學領域的代表鄭森予對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對科普翻譯與跨學科專業的發展表示信心。他強調,科普翻譯在科學傳播和普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
科學領域的代表鄭森予發言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科普翻譯與跨學科專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學術支持和交流平臺,也展現了賽氪網作為媒體支持單位的專業實力和責任擔當。賽氪網將繼續關注科普翻譯與跨學科專業的最新動態,為推動相關領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