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第一次采訪陳陶勝時,他已經借助互聯網的風口,成立了安徽省蟹之都貿易有限公司,將家鄉的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更是打響了家鄉白蕩湖螃蟹的美譽度。那時他說農村的發展需要年輕人的加入與重建,需要新的思想和理念為它注入新的活力。
日前,記者再次采訪了陳陶勝,時隔五年,他比以前更忙了:2024年中秋節即將到來,正帶領著團隊忙著銷售、打包、發貨;為了更好地適應電商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工作之余,接連走進高校課堂、各種培訓班,提升自身的眼界和技能;為培養更多的電商人才,加強與高校合作,成立實習實訓就業基地;牽手團樅陽縣委,聯合開辦電商培訓班......這五年,他從未放棄學習與成長,帶領公司奔赴一個又一個五年規劃。
把家鄉的美味端上大眾餐桌
陳陶勝,樅陽縣樅陽鎮戚磯村人,也是退役軍人。2006年退役后,先南下深圳市闖蕩,干過保安、業務員等工作,拓寬眼界后決定回老家創業。2011年開始在街頭擺地攤賣樅陽縣當地的大閘蟹,2014年成立蟹之都公司,主要從事本地樅陽螃蟹銷售、地方特色農副食品和綠色產品推廣。
2015年下半年,陳陶勝揣著“第一桶金”轉戰電商平臺,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網店,成為當地農特產品電商銷售“第一人”。通過農業技術開發、網絡營銷、電商直播等專項服務,電商年銷售額從開始的50萬元到突破2.5億元,日均近2萬單發貨量,連續三年銷售地方農特產品在1億元以上,孵化白蕩里品牌、小樅系列、漫山跑黑豬系列等地方特色品牌項目,逐漸成為銅陵市電商“領頭雁”。
“主要是覺得家鄉農特產品品類眾多,樅陽大閘蟹名氣雖比不上其他水域的大閘蟹,但品質一點兒也不差,獲得過‘國家地理標志’,未來肯定有商機。”回想著自己與蟹結緣的創業之路,陳陶勝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一直以來,他都堅信把家鄉的美味端上全國各地的餐桌是一件讓人充滿干勁的事。這些年,他帶領團隊持續在挖掘品牌農業深度上下功夫,先后孵化品牌40余項,樅陽香腸、湯溝茶干、施龍祥稻蝦米、黃玉介瓜蔞子等產品成為標志性農特產。白蕩里官方旗艦店土雞蛋、白蕩里漫山跑黑豬的網絡銷量常年占據所在平臺的單品銷售榜第一,線下更是入駐100多家超市門店,公司經營的品牌農產品直供海螺、京東方、奇瑞等多家500強企業。
目前,公司網店越開越大,已與14家全國知名電商平臺合作,開設網絡店鋪62家,抖音、快手、視頻號店鋪一共有12個,電商直播團隊60余人。搭上電商“順風車”,公司不斷迎來新突破、新飛躍。
為家鄉打通一條“共富路”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在努力將自己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軍人出身的陳陶勝始終不忘為家鄉發展做一份貢獻。
為了更好地帶動村民增收,陳陶勝和團隊一方面自己打造種植、養殖基地,聘用村民負責管理;另一方面,幫助大戶打造品牌、做大規模。2018年,公司成立白蕩里科技集團公司,下轄上海、合肥等五個市公司,先后新建電商運營中心、直播中心、產業基地、特產館、展銷館等,在脫貧致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農特產品品牌培育上搭建“電商橋梁”。目前,共計對接157家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帶動5500余脫貧戶就業增收,形成“電商+基地+特產館+供銷社+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走出一條標準規范、互利共贏的農村電商富民路。
近年來,陳陶勝深度參與鄉村振興事業,先后與20個脫貧村簽訂長期合作協議,與62個村級供銷社建立深度合作,累計銷售脫貧地區農產品4.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上千個;創辦新農人職業培訓學校,舉辦培訓21期,培訓1200多名青年農民和退役軍人,帶動667余人就業。通過創業實踐吸引更多年輕人服務“鄉村沃土”,提升人生價值。
陳陶勝在商海里摸爬滾打,創辦的企業先后榮獲全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企業、安徽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40項省級以上榮譽。陳陶勝接連榮獲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全國退役軍人光榮榜等榮譽。
創業者說
在多年的創業過程中,我認為電商行業是最適合青年人就業創業的賽道之一;特別是經營農特產品,采用傳統銷售模式。面對的消費群體非常有限,要想擴大業務版圖,必須借助電商。剛開始做電商時,我心里也沒底,不懂技術,就參加成人高考,進入安徽農業大學拼命學習。另外還參加安徽農村青年人才培訓班、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創業江淮·未來新微商”、“股權激勵”方案設計班、校長EMBA《招才選將》等培訓班提升技能。現在正在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過程,無論是掌握新技能、理解新知識,還是提升思維能力,都能讓人感受到成長的喜悅。我愿意與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一起成長。
□陳陶勝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