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堅守職教一線,365 天以校為家,用四年時間將瀕臨倒閉的宿州第二職業高級中學發展成為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用兩年時間帶領72年歷史的宿州逸夫師范學校順利通過安徽省A類校辦學水平評估,學校榮獲安徽省優秀中職學校稱號。立項四個安徽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項目、兩個省級優質專業、一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一個省級高水平專業基地......面對這一串數字,丁明前只是擺手淡淡一笑:“這都是以前的事兒了,新起點還要有新作為,學習教育家精神,重點還得是實干。”
丁明前,先后擔任宿州市埇橋區教體局黨委委員、 副局長(掛)兼宿州第二職業高級中學校長、宿州逸夫師范學校校長,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優秀校長稱號。
2010年前后,受內外部因素影響,宿州第二職業高級中學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處于“三無”狀態:無生,在校學生僅 200 多人;無錢,無力進行基礎能力建設;無神,教師人心渙散,學校面臨倒閉。丁明前帶領新一任校領導班子不等、不靠,不抱怨,干字當頭,破冰起航,作風錘煉打贏“生存之戰”;迎難而上,管理創新打贏 “發展之戰 ”;超越自我,項目建設打贏“品牌之戰”。“三大戰役”成就了二職高巨變。2011年至2013年,學校連續三年在市職業教育系統創建評比中榮獲第一;2011年至2014年連續四年招生人數穩居全市第一,連續四年在國家、省級技能大賽中成績斐然,獲獎人數、獲獎總分均列全市第一。學校成功入選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全國僅1000所),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百佳網站(全國僅100家),是安徽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安徽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和校園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宿州百強品牌、宿州市對外窗口學校,在校生4000多人,學校成為宿州市職業教育一張閃亮名片。
“我們要研透每一項政策,想盡辦法吃干榨盡;理清每一個策略,針對目標各個擊破;干實每一項任務,強化作風提升質量”。2021年12月開始,丁明前任宿州逸夫師范學校校長,作為學校的新帶頭人,他以實干開啟了學校發展的新征程。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到203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在丁明前看來,現在幼兒師資存在大量缺口,各地都急需能獨當一面的實用型幼兒教師,這是學校發展的生源紅利。但是,因宿州逸夫師范學校為中職學校,無法提供合格的學歷教育成為發展的最大障礙,掛靠學院式的辦學模式嚴重制約了生源紅利的釋放與辦學活力的激發。創A類學校、升格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他優化專業設置,服務地方社會發展。聚焦“一老一小一中間 ”人群,打造特色專業集群, 成功破解專業單一瓶頸,專業由5個拓寬到13個,建成兩個省級優質專業、一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積極與高職院校合作,開辦皖北衛院、阜陽幼專高職中專分校和合幼專高職專業學院,中高職一體化培養取得巨大進展。
丁明前常伏案研究《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國家文件精神,這讓丁明前意識到,職教領域利好加快釋放,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優化人才結構的必然要求!因此,他推進育人改革,積極實踐“一核兩翼三層四項五體”德技并修一體化育人模式,“課堂知行+校內養行+職場踐行”德育創新扎實推進,為“三全育人”典型學校;踐行“校園雙主體”師生同園培養、“教育+設計”“教育+表演”培養模式及“崗課賽證融通”四位一體育人模式,辦學成果突出,2023年成功承辦宿州市職業教育活動周開幕式。
低重心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是丁明前改革教學管理的一大特色。系部與處室的老師們不再各自為戰,而是雙線并行、同向同行、同頻共振。他們時常聚在一起,共同商討學校的發展大計,每個人的意見和建議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考慮。這種民主、開放的管理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師生們的工作和學習熱情。
在助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丁明前親自掛帥,推出了“三航工程”,為教師們規劃了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同時,“一核四課四活動”的校本教研范式也在這里得到深入實踐。
六十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是學校堅持產教融合發展的有力見證。學生們在這里接受真實的職業訓練,與企業的專業人士面對面交流,實現了學習與工作的無縫對接。教學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工作過程,教學環境對接工作環境,這種“三對接”理實一體化的課程模式,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快速成長,培養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談及對丁明前的評價,家長和教師常說,“他是個能干事愿意干事的校長”。“大家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領體現在‘能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這也是丁明前叮囑教師最多的一句話,“我還是那個觀點,學習教育家精神,重點還得是實干。”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