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皖東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陵園內安葬著128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們......”一個身穿藍色短袖衫的年輕人正在皖東烈士陵園為一行游客認真講解。
暑假以來,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組建的大學生紅色旅游公益講解團11名成員拿起公益“紅話筒”分別前往滁州市來安縣皖東烈士陵園、鳳陽縣小崗村、天長市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舊址和紀念館,宣城市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廣德縣英烈山紀念館進行公益講解。
講解團在安徽省第二批高校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黨支部的指導下開展公益講解活動,成員全部來自該支部的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本次公益講解主要以滁州周邊紅色教育基地為主,著眼于革命烈士陵園和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采取線下實地講解和線上新媒體作品推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團成員在紅色教育基地經過導游員的示范講解下進行參觀學習,并根據前期查閱的歷史資料準備導游詞,熟悉所講解地點的每一處物品陳列,反復調整形體動作和講解語言,以求達到最佳的講解效果。
正值“七一”建黨節前后以及暑假伊始,很多游客特別是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學生們選擇前往革命烈士陵園和小崗村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講解團以小組形式在指導老師李云飛的帶領下分散各地開展實踐活動。小團隊澎湃大能量,截至目前,講解團在各地烈士陵園和紀念館內實地講解數十場,服務達300人次,拍攝全程講解視頻6部。11位青年大學生用“青言青語”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把革命和改革路上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講給前來參觀學習的游客們,他們有公務員、教師、石油工人、保險員工、普通群眾,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們。
游客們對公益講解團扎實的導游技能和敬業的服務態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聽完講解之后,前來學習調研的南京工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帶隊老師說:“聽到介紹,你們都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黨員,通過社會實踐這堂思政課,既鍛煉了能力,也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用公益的方式也給我們上了一堂愛國主義的思政課,這樣的‘三下鄉’很棒!”講解團隊長劉冉說:“身處場館內,之前教科書上的文字變成了身旁真實的革命文物,先烈們的故事鮮活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很榮幸成為講解團的一員,把他們的光榮事跡講給大家聽。講到感動之處,我總是會哽咽和熱淚盈眶。”
從革命烈士陵園到抗大八分校、新四軍軍部舊址再到小崗村,從革命前輩浴血奮戰的革命故事講到新中國農村改革的偉大壯舉,這支講解團隊伍以專業為基,以青春為名,以公益為本,緊握“紅話筒”,當好傳承人,是社會實踐這堂思政大課的宣講人亦是受教育者。
據悉,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講解團隊伍成立于2023年,是學院黨建思政建設中的一支具有品牌特色的重點團隊,活動開展以來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獲評2023年全國、全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