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安徽財經大學“同心振鄉隊”暑假社會實踐團赴鳳陽縣小崗村開展暑假社會實踐調研。
圖1 團隊成員在小崗村門前合影
產業振興增動力,創新引領新發展
團隊成員實地參觀了小崗村蒸谷米食品有限科技公司,詳細了解蒸谷米的起源與發展以及該產業如何推動農民增收富裕。廠長原繼東指出:“蒸谷米營價值更高,糖分含量低的特點,更適合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也滿足了兒童在生長過程中營養素的需要”。蒸谷米公司自建成以來,高度重視增加農民收入的問題,通過將公司需要投入生產的糧食種子發放給農民,引導農民種糧,并進行高價回收,保證公司糧食供應的穩定,也使得農民的收入的增加;在科技創新方面,公司不斷加大與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推動蒸谷米產品的研發與創新,為蒸谷米以及中國主糧的高品質發展賦能,用技術帶動發展,用實力成就市場,讓更多人的都能夠吃到健康營養的主糧產品;一二產業做大,第三產業也需要做優做強,通過抖音、淘寶等第三方平臺,借助直播帶貨等方式,擴大蒸谷米的銷售途徑,促進產品的銷量的提升。不僅如此,公司推出蒸谷米炒飯產品,延長了產品的附加值,使得產品的利潤大幅提高。
蒸谷米公司將繼續弘揚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以產業帶動小崗發展,打造高質量鄉村振興的小崗樣板。”
圖2 團隊成員宣講鄉村振興宣傳冊
圖3 原繼東與團隊成員進行座談
圖4 團隊成員與蒸谷米與原繼東在公司門前合影
傳承沈浩精神,承擔時代新使命
接著,實踐團隊來到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通過追尋沈浩足跡的來感悟他的崇高精神。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實踐團隊分別從沈浩如何融入小崗、謀化小崗、發展小崗、情系小崗、奉獻小崗、永留小崗等幾個部分回顧了沈浩同志的一生,沈浩同志是一位一心為民、服務群眾,解放思想、銳意改革,扎根基層、埋頭苦干,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團結農民、帶領百姓優秀黨員同志。沈浩同志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急難愁盼事宜放在心坎上,落到行動上。實踐團隊指導老師李青文從歷史的視角向團隊成員講解了沈浩同志勇于改革、敢于創新的拼搏精神及沈浩精神的時代價值,勉勵大家要用心領悟沈浩精神以及小崗村四十年以來發展的改革成效及其鄉村改革的發展經驗。實踐團隊隊員鄧湘結合自身的感悟,從改革發展的角度進行思考,在感悟沈浩精神大包干精神時得出:改革需要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和不畏困難的勇氣,也需要有艱苦奮斗、持之以恒的決心,需要站在為人民謀幸福的立場上,將改革進行到底。
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建設工程是小崗村美好鄉村示范村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它的建成不僅能夠更好地進一步弘揚沈浩精神,還是成為踐行紅色教育的一大基地,促進了小崗村以紅色產業為特色開展文旅產業,助力小崗村第三產業的發展,為小崗村的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沈浩精神不僅是小崗村的重要標志,更是新時代青年應當追求的價值取向。因此,我們應當深入學習沈浩精神,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基層治理等各個領域發揮青春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綻放青春光彩。
科技賦能促增收 改革創新不止步
我們來到小崗村黨群服務中心,采訪了當年十八位帶頭人之一關友江的兒子關正景。在他的介紹下,我們回顧了當年大包干的故事,更加領悟到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在大包干精神的指引下,小崗村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并取得顯著成效。小崗村持續深化“三權分置”改革,全面完成21320畝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頒證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鞏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一證”在小崗村頒發,村民領到了“紅證書”,吃上了“定心丸”,促進了土地有序流轉,土地流轉率達七成。在推進農業現代化方面,來自東北的北大荒集團2018年落地小崗村, 建起了500畝現代化種植基地,正在助力小崗村從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
從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到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從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到推動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改革,小崗村始終堅持敢闖干試,敢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樹立改革小崗的先鋒模范作用。
圖7關正景向團隊成員介紹大包干精神
鄉村振興戰略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小崗村敢于創造、敢于擔當、敢于奮斗,推動鄉村振興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貌和改革成效。推動時代精神引領先鋒、農村改革闖出新路子、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探索出一條創新驅動、產業帶動、共同富裕的小崗高質量鄉村振興道路。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