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安徽省科技特派員樊永惠副教授、呂釗彥老師帶領安徽農業大學土豆窩創新實踐團成員胡好、劉慧敏等4名大學生赴安徽泗縣長溝鎮、瓦坊鎮開展安徽農業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此次調研地點為泗縣長溝鎮汴河村、瓦坊鎮陡張村。針對當地農戶設施大棚種植情況,包括各類蔬菜與馬鈴薯連茬種植的方案交流,調研當地設施番茄的種植情況,此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泗縣馬鈴薯的種植狀況,反映農戶真實訴求,發現問題并提供相應解決方案。
當日上午,實踐團成員與泗縣德強農業產業部負責人進行了交流,了解了泗縣馬鈴薯種植的基本情況及面臨的主要困難。下午,團隊參觀了豐園益農公司并與公司負責人交流,從企業的角度進一步掌握了泗縣馬鈴薯種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隨后,實踐團的老師與同學們與企業負責人一同前往陡張村村委會,給當地村民開展了一場以設施大棚茬口銜接安排及土壤健康管理的培訓,培訓后大家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
通過調研,實踐團發現泗縣的馬鈴薯種植面臨著品種不耐高溫、茬口問題和土壤鹽堿化等多重挑戰,同時了解到當地以番茄為主導產業的現狀與發展困局,急需引入多元化種植模式。針對這些問題,實踐團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建議。包括嘗試引進新的耐高溫馬鈴薯品種,茬口期間種植瓜類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種植玉米以改善土壤鹽堿化問題等措施。
本次調研不僅為泗縣蔬菜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也為實踐團成員提供了寶貴的實地學習和研究機會。通過這種“三下鄉”的形式,學生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深化對農業實際問題的理解,為將來更好地服務農業、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張麗潔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