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成長的地方,矗立于諸佛庵紅色的土地上......”霍山縣諸佛庵鎮中心學校的少先隊員們朝氣蓬勃的歌聲,回蕩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該校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帶動少先隊工作,深化少先隊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少年兒童培養成合格的“四有”新人,在每個學期開學初,該校都會制定一個周密的黨建帶隊建的工作計劃。堅持德育為首,提高隊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將隊建的先進性潛移默化的貫穿到每個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當中去。
諸佛庵鎮中心學校充分挖掘諸佛庵鎮紅色資源,將革命歷史、傳統民俗文化、綠色生態資源融入到該校打造少先隊“特色學?!敝腥?,始終秉承“傳承諸鎮紅色基因、弘揚民俗傳統文化、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創辦優質均衡教育”的辦學理念,全校師生共同編寫了少先隊校本教材《紅鎮光芒》;開設了四弦書、舞龍舞獅、大頭娃娃、旱船、小毛驢、蚌殼舞、連廂舞等少先隊特色項目。
其中,四弦書是安徽皖西大別山區的傳統戲曲,她有著獨特的演奏技巧,多樣化的唱腔,豐富的板式節奏,伴奏樂器四胡擁有四根弦,因此得名四弦書。該校為了傳承這門紅色非物質文化技藝,特邀請了安徽省霍山縣非遺傳承人沈學祿先生入校為孩子們傳授技藝,并根據四弦書的特點,結合學校校史,編排了四弦書《百年老校綻新顏》,獲得縣、市、省各類獎項;根據諸鎮紅色文化,編排了四弦書《紅色家書傳萬代、不忘初心顯忠魂》,少先隊員們既習得了技藝,又了解了革命烈士查茂德,讓紅色基因在校園傳承。
舞龍舞獅、大頭娃娃、旱船、小毛驢、蚌殼舞、連廂舞都是我國傳統民俗文化,該校組織老師參與學習,帶動少先隊員學習展示。這些有趣的民俗活動,豐富了少先隊員們課余生活,開拓了他們的眼界,他們還有幸參與了2024年央視17頻道《農家院里過大年》節目拍攝。其中連響舞登上了2024年霍山縣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
該校以黨建帶動隊建,將紅色文化植根于孩子心中,激發了學生血液內的愛國情懷;依托民俗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堅定少先隊員對黨的信念,使紅色基因在校園得以傳承。
學生感悟
義賣
諸佛庵鎮中心學校 六三班 陳張睿霖
一滴滴汗水灑在紙上,一縷縷光芒溫暖臉龐。愛被興趣班的小朋友,用黑板上,老師的一筆筆教誨,織入手工,它們將伴著分享,走入大家。
分享的笑掛在學生臉上,入愛的笑傳遞到顧客的臉上,被愛的笑贈予山區孩子的臉上,被愛的笑贈予山區孩子的臉上。義賣成功了,也開始了!
“今天,我們要去義賣,賣不重要,重要的是義。我們要仁義地賣出去,大義地捐出去。”這句話出自今天早上的義實活動,知道了目的,那渠道和過程是什么呢?
“嘿喲,嘿喲!”只見兩個少年賣力地運送一筐手工,看著他們相同的面龐,就知道是一對雙胞胎兄弟。兩位“后勤”把“彈藥”給了“戰場”上的兩位“戰士”。而兩位“戰士”主打也不同,一人主打“買一大送一小”,引人前購:另一位主打“優言引購”,讓人心花怒放。
“阿姨,你看這條手工龍,你兒子有了后,一定不哭不鬧。買一個還送一幅畫哦!”“叔叔,你看這個手工燈,明亮明亮復明亮,送給女友一定可以點亮你們的愛。還送一個小蛋糕呢!”“阿姨,你看這3D立體畫多美,還買一送一!”......
“姐姐買它吧!你看這個手工點心,看起來就甜蜜異常,一定會讓你甜甜蜜蜜地度過將至的“三八”女神節。買它吧!沒錯的!”“哥哥買一束手工瑰玫吧!送給你的心上人,保證讓你們的愛和它一樣永不凋零!”......
“我們要仁義地賣出去,大義地捐出去?!边@就是義;這就是愛與分享。
評語:
倒敘讓你的文章新穎而又生動有趣,語言活潑明快,富有情趣。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語,使文章更加自然親切。人物形象豐滿、真實,富有生活氣息!
指導教師:袁禮義
記一場校園排練
諸佛庵鎮中心學校 六三班 洪雨晴
在一個陽光明媚、微風和煦的早晨,操場上漸漸熱鬧起來!那是學校舞龍舞獅隊的同學們開始排練了!
首先上場的是一條“神龍”。龍頭被雕刻得栩栩如生、熠熠生輝。龍身長達數十米,被一群紅衣、黃衣少年操控著,伴隨著鼓點上下起伏,活靈活現,豪邁且有力,充分體現了我國“神龍”的特點。
伴隨著持續上揚的鼓聲,又一個高潮到了。接下來上場的是獅舞。前面是兩只大獅子,后面是一群小獅子。獅子的眼精圓潤,炯炯有神,再配上那幾顆尖牙,好不威風!瞬時間,獅子騰空而起,站立了起來,從嘴中伸出幾個字來:獅舞迎校慶,龍騰歌盛世。這些字,無不象征著我中華的傳統,無不象征著我國人民的智慧!
雖是早晨,初夏的熱浪,舞動的步伐,讓汗水已經浸透龍頭獅身下的衣背。于是,同學們便躲在樹蔭下乘涼。陽光被密密麻麻的枝葉切了幾刀,灑下了如點點星光般的碎陽。少年與一旁的龍獅道具一樣,閃閃發光。這是多么和諧的一幅畫面?。?nbsp;
休息時間結束,他們又開始了一場場發揚我中華傳統文化的“較量”......
上午排練結束后,我和同學走在回家的小道上,碰見了接他放學的爺爺。我們三人肩并肩,老人家悠然開口:“沒想到龍獅舞都走進了你們校園!想當年,我也是鎮上獅舞的一員呢!你們好樣的,定能把這文化來宣揚!”聽到這話我們不謀而合地對視了一眼,會心一笑,似乎有所感悟。
雖然這只是一場普通的排練,但它是一種民間藝術的傳承,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它讓我感到了團結、力量與希望,讓我體會到了一種感獨特的喜悅!
評語:
流暢生動的語句,好像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一氣呵成。讀你的文章是一種享受。首先是思想感情的愉悅,當然來自你文章深邃新鮮的立意。你是個生活的有心人,你用真情打動了別人,這是你作文最大的成功!
指導教師:王祥
生于華夏,學在諸小,極幸
——讀《紅鎮光芒》有感
諸佛庵鎮中心學校 六(三)班 李俊尚
湛藍的天空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美麗的校園里回蕩著對祖國的贊歌。我捧起老師剛發下的《紅鎮光芒》,津津有味地“品嘗”起這肥碩的果實......
說起這本《紅鎮光芒》,應該很多人都非常陌生吧,它是我們學校自己編寫的一本關于“紅色”的校本教材。里面分為“紅色記憶”“紅色精神”“紅色故事”“紅色家鄉”四個部分。其中“紅色家鄉”給我留下的印象頗深。
“紅色家鄉”這部分,記錄了我們諸佛庵這所紅色小鎮里的歷史人物故事等。當我翻開目錄的那一頁,我就像只嗷嗷待哺的候鳥,迫不及待地想把這“食物”吞進肚子里。書里介紹了我們鎮的革命烈士“劉淠西”等人,而且還記錄了一些戰爭事變,例如:桃源河變動。最重要的還有對我們諸佛庵鎮中心學校百年校史的撰寫。讀到這里,我不禁想到,每天飯后我和媽媽都會去“淠西廣場”散步,這也是我們對革命烈士的一種紀念方式,也讓我們時刻銘記歷史。
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哦,這本《紅鎮光芒》還是我們學校獻給黨媽媽一百周歲的生日禮物呢!合上書本,看到這紅黃色交相輝映下,幾個奔跑的孩子,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們現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那些英雄的戰士用鮮血換來的。在黨的光輝照耀下,我們必定健康快樂的成長。
讀完《紅鎮光芒》這本書,我不禁感嘆:生于華夏,學在諸小,何其有幸。
評語:
這篇習作語句通順,標點符號使用正確,文章結構有層次,會恰當地使用修辭手法。該篇習作充分表達了一個孩子對于祖國對于黨以及學校的感激之情。
指導教師 陳慧娟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