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淮汽車發布業績公告。今年1月至6月,江淮汽車累計產量28.33萬輛,同比增長21.03%;累計銷量27.88萬輛,同比增長18.53%。
在安徽汽車工業版圖上,“江淮”二字有著特殊的意義。1968年,一輛2.5噸輕型載貨汽車在合肥誕生,安徽汽車產業發展的大幕就此拉開。作為安徽自主汽車品牌的重要一員,擁有近60年造車底蘊的江淮汽車堅持創新驅動,積極面對轉型壓力,交出了一份較為不錯的成績單。
作為國內最早開啟電動汽車產業化研發的車企之一,江淮汽車在2002年便開始布局研發新能源汽車產品。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江淮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產業競爭中面臨不少挑戰。
近期,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邁出關鍵一步。今年4月,該公司公布了江淮乘用車新標與全新品牌戰略,提出“無智能,不造車”的發展理念,還發布了新能源乘用車品牌——江淮釔為,更圍繞轎車、MPV,分別打造DI平臺和MUSE共創智電架構,并與前期已經發布的MIS架構共同構建江淮汽車乘用車智能技術平臺矩陣。
(胡衛國 攝)
7月8日,10萬元級別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江淮釔為3的安徽區域上市活動在合肥舉辦。作為江淮汽車旗下全新乘用車品牌的首款車型,釔為3承擔著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重要的戰略布局,意義非凡。除了價格優勢,多項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更是釔為3的關鍵亮點。
7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合肥市蜀山區的江淮汽車技術中心,只見各種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框架模型陳列在研發展示區域,還有不少工作人員正對新車型進行檢測。
“這就是我們最新研發并應用在釔為3上的蜂窩電池,解決了電池熱失控難題,真正做到‘永不自燃’?!睂W⒂诮瘁悶橄盗猩a研發的釔威科技營銷公司產品總監陽斌表示,蜂窩電池采用類似蜂巢設計,讓每一顆圓柱電芯都有獨立房間。通過熱隔絕、電隔離、熱電解耦三大核心技術,從源頭降低了電芯起火時的連帶關系,抑制爆炸電芯對鄰域電芯的熱輻射,有效提高電池安全屬性,實現“0熱擴散”。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電池試驗中,“針刺”是常見的一種方法。但“針刺”只能模擬車輛發生外力碰撞場景。而電池熱失控最大的誘因實際上是電芯內短路發熱,只有通過加熱法,才能模擬這一場景。
“我們新研發的蜂窩電池,可以做到一個電池包連續接受針刺、過充、加熱三項嚴苛考驗后不自燃?!标柋蟾嬖V記者,自2010年起,江淮汽車便開始進行蜂窩電池研究,并在上萬次爆炸試驗中實證,最終形成創新技術。
不僅蜂窩電池,九合一超級電驅也是江淮汽車的另一創新成果?!巴ㄟ^應用這套電驅系統,可以讓新能源汽車在全速狀態下無頓挫、無嘯叫,并且讓汽車更加集成化、輕量化,能為駕乘人員提供更大的空間?!标柋笳f。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強化自主創新,向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江淮汽車在產業布局中的關鍵打法。目前,江淮汽車堅持聚力發展智能新能源汽車,建立起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在電池熱管理技術、本質安全管理技術等方面實現了重要核心技術突破。
“商”“乘”并舉也是江淮汽車的重要戰略布局,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江汽集團的表現可圈可點。在輕型商用車領域,江淮汽車以“純電+插電混”雙重技術路線為驅動,打造新能源、智慧座艙、自動駕駛三大平臺;在重型商用車領域,江淮重卡已形成純電、混動、燃料電池并舉的產品布局,并在整體行業應用場景解決方案上進行重點突破。
(李博 攝)
“未來五年,江淮汽車將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推出超30款產品,累計研發投入200億元以上。”江汽集團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項興初表示,將持續強化技術創新,構建企業發展源動力,聚焦關鍵領域,每年將銷售收入5%左右作為研發投入,持續在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等方面進行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搶抓發展機遇,為我省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作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