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晚上11點多,濱湖清華園站點騎手吳厚楊剛結束送餐,騎行至徽昌苑小區準備回家,車上還掛著剛買的夜宵。街道上車輛和行人稀疏,他正盤算著下班后的生活。
“砰!”突如其來的爆炸聲震得他一頓,不自覺捏緊了剎車。循聲望去,只見不遠處的小區車棚火光沖天,一排電動車被包裹在濃煙之中。
“不好,電動車充電自燃了!”
剎那間,吳厚楊想起站點前段時間集中進行的火災演練。
“快!滅火器!”他甚至來不及關燈、拔車鑰匙,第一時間把車停在路邊,沖進了最近的單元樓,打開消防栓拿著滅火器就來到了車棚邊。
該小區吳厚楊跑了兩年,哪個樓棟有消防設施,哪條小路走過去最近,他再清楚不過了。
短短幾分鐘,白色干粉將火光團團包住。一瓶不夠,再來一瓶!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救火,使用整整十幾瓶滅火器后,煙霧和粉塵四處漫開,火光被生生壓了下去。中途,為了防止電動車接連爆炸,吳厚楊還徒手拽出了一輛電動車。
10分鐘左右,火勢得到控制。吳厚楊又在原地等了幾分鐘,看到消防車前來,他才安心離開。
這驚魂一刻,在濱湖清華園站點幾乎不算“大新聞”:騎手吳愛民下班路上發現一商鋪霓虹燈牌起火,第一時間回到站點取來滅火器救援;騎手趙夢潔送餐過程中發現一男子拉扯女子,出手制止后幫助女子報警,事后還拒絕了女子的500元報酬;日常幫助居民配送藥品、配合社區發放宣傳單頁......這些點滴微光構成了站點騎手們的日常。
一人單,三人眾。近年來,隨著青年新就業群體不斷壯大,外賣騎手等青年力量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自去年以來,濱湖世紀社區聯合濱湖清華園站點組織成立“紅楓平安騎士”志愿服務隊,并順勢發起“騎手有約”項目。“騎手們走街串巷、熟悉社情、貼近居民,更便于‘隨手拍’‘隨手報’‘隨手宣’‘隨手幫’,現已成為社區治理中的‘移動天眼’。”濱湖世紀社區清楓網格黨總支副書記年潔說。
“騎手有約”項目聚焦轄區200余名騎手,鼓勵騎手通過“隨手拍”記錄電動車違規充電、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隱患并及時上報,織密社區安全防護網;利用送單間隙,以發放宣傳單、面對面講解等方式“隨手宣”,變身“政策宣傳員”;通過“隨手報”解決道路破損、鄰里糾紛等問題,暢通社情民意反饋渠道;以“隨手幫”行動在工作之余為獨居老人、殘疾人送餐送藥,成為“愛心幫扶員”。
一系列“隨手行動”不僅為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也通過積分制提升騎手行動積極性,增強外地騎手的歸屬感。自“騎手有約”項目落地實施以來,“紅楓”平安騎士志愿服務隊已累計上報隱患“300+”條,解決率達90%。
“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走訪了每一個小區,打通了所有‘門禁’。”年潔說。騎手做好事,社區也在“行便利”。濱湖世紀社區道路四通八達,較為相似,社區內小區樓棟多,路線雜,清楓網格黨總支調研騎手需求后,推出“騎手友好地圖”和“騎手綠色通道”,標注各小區樓棟的具體位置,并聯合小區設置專屬停車區域,規范引導外賣車輛停放,不斷優化配送環境。
“許多騎手來站點后一兩個月就會變胖不少。”該站點副站長潘虹笑著說道。濱湖世紀社區團委聯合工會、婦聯為解決新就業群體“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充電難”等日常困擾打造了多家“暖新驛站”,組織商家推出符合騎手作息的“愛心餐”。潘虹告訴記者,下午2點左右是外賣騎手的用餐高峰期。過去,很多騎手在找不到商鋪用餐時,只能隨身攜帶面包等方便食品。現在,街道上不少店鋪變身“愛心商鋪”,延長午餐營業時間,組建服務騎手的微信群,時常發起各類餐飲優惠活動,很受騎手歡迎。
結合“騎手有約”項目,該社區還整合了多方資源,為騎手們提供健康義診、義剪、法律咨詢、業務培訓等30余場貼心服務。
采訪札記:
基層社會治理中蓬勃生長的青年力量
一紙訂單,串聯起人間煙火與期待;一輛電動車,穿梭于樓宇巷陌之間。在濱湖世紀社區美團外賣清華園站點,70多位騎手在街頭巷尾隨手幫扶,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在城市角落上報隱患......這些看似微小的“閑事”,匯聚成守護社區安寧的重要力量。他們在城市街巷間寫下的另一種價值——他們不僅送外賣,更送溫暖、送安全、送安心。
這是一場溫暖的雙向奔赴。社區開設“暖新驛站”,破解吃飯、喝水、休息的日常難題;“騎手友好地圖”與“綠色通道”,讓奔波路上少一道門檻、多一分明朗;“愛心餐”“義診義剪”則讓異鄉的打拼者,嘗到暖意,找到歸屬。當穿梭的身影成為城市流動的星光,我們看到的,是平凡職業綻放的非凡光彩,更是基層治理創新中蓬勃生長的青年力量。這份雙向奔赴的溫暖構成了城市文明最動人的底色。
當騎手被看見、被尊重、被關懷時,他們眼中閃爍的,便不只是訂單的光,更有守護這座城的微光。基層治理的創新,正需要這樣真誠的細節、共情的設計、可持續的機制。
濱湖世紀社區的治理方案,為當下科學引領和有效管理青年騎手、推動外賣騎手成為基層治理創新中蓬勃生長的青年力量,提供了:最好的治理,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風景;最暖的文明,是讓穿梭于街巷的身影,都走得從容、有力、有光。
本網見習記者陳璐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