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校園健康安全保障,筑牢校園健康防線,日前,歙縣新安中學精心遴選35名教師參與應急救護專項培訓。培訓采用“理論+實操”雙階段模式,提升了培訓的實效性。
前期,參訓教師借助線上平臺開啟急救知識學習之旅。線上課程主要以視頻形式系統講解,幫助教師深入掌握心肺復蘇、外出血處置、四肢骨折固定三大核心模塊知識——從心肺復蘇的醫學原理、外出血的不同止血方法,到四肢骨折的判斷要點與固定操作規范,每個知識點均結合案例拆解,確保教師精準吃透急救原理、厘清操作邏輯。學習結束后,全體教師參與理論測試,通過針對性考題檢驗知識掌握程度,及時補足薄弱環節,為后續線下實操筑牢堅實理論基礎。
8月27日,線下培訓正式拉開帷幕。此環節由歙縣教育局與縣紅十字會聯合統籌,歙縣人民醫院專業講師現場授課,聚焦實操技能展開“手把手”教學。講師結合真實急救案例,先復盤心肺復蘇(CPR)與氣道異物梗阻急救的核心要點,讓教師直觀感知“急救黃金時間”的重要性;隨后借助模擬人開展實操演示,對胸外按壓(5—6厘米深度、100—120次/分鐘頻率)的力度把控、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發力技巧,以及外出血包扎、骨折固定的操作細節逐一拆解。
實操環節中,該校余貞貞、徐秋花兩位教師上臺演練,在講師一對一指導下,認真調整按壓角度、優化沖擊力度與包扎松緊度,不斷糾正動作偏差,進行規范操作。余貞貞深有感觸地說:“線上課程告訴我們‘怎么做’,讓我們對急救流程有了初步認識;而線下實操則教會我們‘怎么做好’,通過親身體驗和講師的指導,我們真正掌握了急救技能。現在面對突發狀況,心里更有底氣了。”
(汪金茂)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