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
蕪湖市牢記總書記囑托,著力打造文旅支柱產業,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涌現出一批鄉村全域旅游聚集地。南陵縣家發鎮是“一級戰斗英雄”李家發的故里,近年來,這個紅色鄉鎮積極傳承紅色基因,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路徑。“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村民變股東”的場景正成為現實。
8月11日下午,在南陵縣家發鎮聯三村,山風掠過近萬畝竹海,空氣中夾雜著窯烤面包的香氣。
“這里推窗即竹海、開門見群山,特別原生態!”“95后”小伙焦磊鑫是這家窯烤面包店的主人,兩年前他從蘇州來到這個小山村,租下一棟農舍開始了“慢生活”,開了家窯烤面包店,開啟了自己“另類的創業”。“節假日小院會排長隊,面包店每個月流水四五萬元,養活自己沒問題!”他笑稱。
聯三村,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境內的3A級旅游景區“板石嶺景區”現有百年以上古桂花樹287棵,近萬畝竹林綿延成“海”,日常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4萬個,素有“千年丹桂、萬畝竹海、天然氧吧”的美譽。
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家發鎮牢記總書記囑托,深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運營思維”破題,打造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參與的“全域鄉村CEO”運營模式,成立蕪湖千村運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統一規劃、建設、推廣,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鄉村CEO”何彥俊介紹,蕪湖千村運營公司由鎮里的強村公司與專業公司共同成立,負責鄉村文旅的全域規劃運營。公司將聯三村的閑置農房統一收儲再盤活,招引商戶發展鄉村文旅業態。目前12棟農房已經盤活,改造成了民宿、咖啡館、面包店等。
聯三村300多戶村民,大部分都在外打工。為了解決鄉村人才短缺問題,村“兩委”聯合運營公司開展“新村民”招募計劃,計劃招募100位“新村民”共同建設和美鄉村。今年以來,已經招募19位“新村民”,不斷豐富鄉村文旅業態。
漫甜鮮燉甜品店的主理人熊麗萍是新加入的“新村民”。“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店面設計。”她特別迷戀自然風光帶來的治愈感,將這份理念融入店鋪,用原生態的食材為甜品注入山野的靈魂。
招募百名“新村民”的集結令發布以來,像焦磊鑫、熊麗萍這樣的鄉村“造夢師”陸續簽約入駐,帶來紅色課堂、鄉村樂園、“桂妃小院”等16種新業態。如今的聯三村,鄉村咖啡、陶藝作坊、精品民宿等一批業態即將建成,“溪田房車露營地”“三位姑娘的花園”“林渡小院”等網紅景點引爆假日經濟。去年以來,該村共接待游客28萬人次,帶動村民就業280余人次,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730萬元。
“讓游客變成‘留客’,需要在豐富業態的同時,還要與和美鄉村建設結合。”家發鎮文旅辦負責人張俊說,該鎮堅持“項目建設服務產業發展”為準則,爭取專項債、交通、水利、農業等領域各類扶持資金,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和公共服務配套提升三大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和美鄉村中心村5個。
鄉村文旅,離不開好的運營。家發鎮正在加強“板石嶺上”區域公共品牌建設,串聯起丹桂藝術節、“黌塘村語”思想論壇、漢服集體婚禮等系列IP活動,繪就“一村一景、一線一韻”全域旅游圖景。
(本報記者 范克龍 阮孟玥)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