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勤敏
暑假是教師們休息、沉淀的寶貴時光,但充電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在教學時間內,教師們需要備教批輔考,很難有整塊的時間去學習、思考、交流。可是當培訓內容重復、空泛、脫節時,當“充電”變成“耗電”,當提升變成應付,那暑期培訓只能成為教師眼中的“雞肋”。
無為三中作為一所持續發展的縣中,不僅有高中有初中,還有四個分校,一直非常重視教師的暑期培訓。為了讓教師學得開心,學得有效,校領導想方設法調動一切資源,早計劃,早安排,努力幫助新教師實戰,幫助老教師突破瓶頸。
首先是培訓內容的選擇,方案的制定。學校每年安排一個教研高地,從華師大到北師大,再從陜師大,2025年,又來到有著優質教育資源的成都市青羊區,以“關系的力量”為主題,讓教師們接觸到最先進的理念與方法,不炒冷飯,不讓培訓飄在空中。
其次是培訓對象的選擇。為了讓愛學習、想發展的教師都有機會走出去,學校精心圈定人員,讓他們自愿選擇參加。教研組長、班主任、骨干教師、行政人員、卓越教師、功勛教師......每年的培訓范圍都有所調整,覆蓋到學校內的不同角色,讓專注于教育教學的教師、有發展意愿的教師成為學習的主力。
最后是培訓過程的管理。由主要負責人帶隊,安排專人觀察培訓過程,保證學習的效率。安排專題研討交流,讓學習更深化、內化。
剛剛結束的成都之行,我們就是圍繞“教育人如何在關系中成長”,以講座、對話、工作坊等多元形式,展開從關系哲學、組織文化等方面的系統探索,讓學習者擁有激發和引導的能動性。
對于暑期培訓,教師們從來不是“不想學”,而是“學不到想要的”,畢竟誰不想多掌握幾個“妙招”?誰不想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誰不想在專業上更進一步,誰不想看看最新的最先進的學習空間......總之,讓培訓遠離形式主義,不讓低效會議和無效數據打亂教師的暑假,這樣教師們帶回教室的、帶給學生們的將是更遼闊更深遠的世界。
責任編輯:杜宇